“互联网+”时代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
浏览量:20次 发布时间:2020:06:01
【类型】文献
【题名】“互联网+”时代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
【作者】谭悦,褚乐阳,陈卫东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传统的传播与保护方式却使其逐渐边缘化。儿童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基础,面向儿童的非遗数字化传播必须考虑当下儿童的特征。面向儿童的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具体可分为:移动互联网信息互动传播、基于大数据的定向传播、基于社交软件的群体传播、非遗传承人的自媒体传播、线上线下的混合式传播。将非遗文化传播出去是对其保护的开端,数字化传播需要传播主体对非遗文化精髓有准确的把握,但同时对于小众的非遗也不能忽视。
【年份】2020
【期号】第6期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新媒体交互设计与应用研究所
【全文阅读】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儿童美育数字化传承研究 作者: 李泽静
- 2、苏州濒危非遗浒浦花鼓在儿童交互游戏中的设计探索 作者: 李嵇扬
- 3、在儿童美育中薪火传承番禺非遗文化——"扒龙舟" 作者: 刘春英
- 4、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农村儿童高品质童年 ——以民乐县农村小学非遗传承为例 作者: 董凯
- 5、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农村儿童高品质童年——以民乐县农村小学非遗传承为例 作者: 董凯
- 6、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 作者: 褚乐阳,谭悦,陈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