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2)

共检索到 12 条数据

  • 苏州濒危非遗浒浦花鼓在儿童交互游戏中的设计探索 2020-06-01

    本文以苏州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浒浦花鼓为例,从故事背景、人物元素、服饰、曲调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尊重儿童成长特征及对交互游戏产品需求的基础之上进行濒危非遗与儿童交互游戏融合的创新探索之路。设计探索部分以用户体验、设计创新为视角,提出信息传达关注主题内容、多感官融合的探索体验、交互载体尝试虚实结合三方面的实施路径,并结合设计实例加以说明,使传统文化借助交互游戏发展出更为符合儿童受众人群需求的新的魅力。

  • 在儿童美育中薪火传承番禺非遗文化——"扒龙舟"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番禺的"非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这对小学美术教育而言无疑是一块沃土.美术教育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在美育课堂引入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从中追寻本土文化的根与魂.

  • 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农村儿童高品质童年 ——以民乐县农村小学非遗传承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项时代课题。以学校为平台,从区域非遗项目入手,培养儿童作为非遗传承人,既可传承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儿童活动品质,又可借非遗持久的生命力,为农村儿童打造一个多彩又有厚度的高品质童年。

  • 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农村儿童高品质童年——以民乐县农村小学非遗传承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项时代课题.以学校为平台,从区域非遗项目入手,培养儿童作为非遗传承人,既可传承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儿童活动品质,又可借非遗持久的生命力,为农村儿童打造一个多彩又有厚度的高品质童年.

  • 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代更替、多元文化冲击下面临着存续危机。儿童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基础,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能够使其在数字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基于对儿童认知特征、信息使用行为等方面的分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形式上可以采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交互式阅读资源,线上学习平台,移动端应用软件,互动式网络视频和传承空间的数字化辅助资源等形式;在面向儿童的非遗数字化传承路径上可以采取原生地传承,学校或传承基地传承,社区传承,博物馆传承,城市公共空间传承和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传承等路径。

  • 金华市“儿童”群体非遗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越发被重视的当代,对于儿童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围绕现阶段儿童非遗教育的展开情况,从教育主体、教育宣传、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四个层面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儿童非遗教育在家庭层面的欠缺,以及儿童的非遗教育流于表面,儿童的兴趣、参与程度不高,收效甚微等现象。面对目前儿童非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各界应更加注重相关工作的展开:意识到儿童非遗教育在家庭培养中的重要性;非遗教育宣传方式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在教育方式中考虑到儿童兴趣的培养,使非遗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适应儿童群体的需求。

  • 基于儿童意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有传统的表演艺术、民俗节庆活动、民间工艺技能等,这些形式都是经过了世世代代的传承所积淀下来的表现方式,代表的是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和祖先的智慧.近些年来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地区,都已经展开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各地的教育机构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完全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未建立.究竟谁才是非遗保护的主导者和传承者,本文将基于儿童意识来进行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分析,加强少年的对传统历史的认知,促进其成为历史的传承者.

  • “互联网+”时代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传统的传播与保护方式却使其逐渐边缘化。儿童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基础,面向儿童的非遗数字化传播必须考虑当下儿童的特征。面向儿童的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具体可分为:移动互联网信息互动传播、基于大数据的定向传播、基于社交软件的群体传播、非遗传承人的自媒体传播、线上线下的混合式传播。将非遗文化传播出去是对其保护的开端,数字化传播需要传播主体对非遗文化精髓有准确的把握,但同时对于小众的非遗也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