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江西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浏览量:80次 发布时间:2020-10-16 10:32
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门类,千百年来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灵的审美培育和民族精神的艺术培养,发挥了作用。据汉代《礼记》显示,历史上的曲艺通常包含了曲艺、杂技、体育和游戏等内容。从已知最早的曲艺品种隋唐时期的“说话”开始,曲艺的发展至少绵延了1500年,并直至1953年9月“中国曲艺研究会”成立,曲艺方成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门类。曲艺定义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认识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1983)认为,曲艺“是由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2007) 定义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吴文科认为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门类”,其口头表演的实践特征、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人为载体的存在样态、活态传承的生命体征、娱乐审美的创造智慧和精神食粮的功能价值,有着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范属性。据《中国曲艺志》初步统计,我国历史上曾有曲种近1000个,目前存续的不会少于500个。由于曲艺具备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的特征和属性,也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机,我国的曲艺传承与保护形势因而显得更为紧迫,任务因此变得更加艰巨。
江西曲艺的基本情况
江西,春秋属吴地,战国属楚地,秦为九江郡,汉为豫章郡。宋代以来,江西人文蔚起、名人辈出,可谓“名家巨擘贤材荟萃,鼎钟野瑟相激百世”“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赣鄱文化蕴含着戏曲文化、陶瓷文化、宗教文化、药业文化、堪舆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江西曲艺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唐初,南昌滕王阁就有文人聚会、歌舞饮宴,期间经常上演宫廷燕乐《春莺啭》《菩萨蛮》和四夷乐舞《拓枝舞》《胡旋舞》等。被誉为南宋一代诗宗的杨万里改写了大量的“竹枝词”,同时,他还创作了代言体的单支曲词《归去来辞引》十二首,全曲不著调名,翻成歌谱,推上曲坛。明朝时,江西的说唱艺术以小曲名声最大,这种小曲,又称“时曲”“俗曲”或“耍曲”。 根据目前江西3个国家级和21个省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性质特征,可将其归纳为说的、唱的、有说有唱的和似说似唱四种类型。说的类以南昌筱贵林谐谑故事为典型代表。筱贵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西境内家喻户晓的说书、单口相声演员,他创作的一百余件作品大多反映市井平民的普通生活,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与诙谐幽默,在表演上惯用方言土语,现唱现卖,绘声绘色。有说有唱类的典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人一台戏”的客家古文。它以方言为主,表演灵活方便,道具轻便简单,唱腔优美婉转,基本曲调结构多为四句体。常用曲牌有二三十支,有用来叙事、抒情的“数板”,有表现悲愤、伤感的“悲调”,有表达活跃、欢快的“喜调”,还有“欢板”“哭板”“慢板”等。该项目还吸收了赣南客家民间歌谣所具有的浓郁的地方客家色彩,演唱者借助面部表情、声调唱腔,真实细腻地描摹山川万物,抒发喜怒哀乐,渲染环境气氛,评述功过是非,使人们产生强烈共鸣。另一个典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永新小鼓,又称“唱号音”,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表演者根据曲目的具体内容,拉腔拉调学着各种人物对话,有的像巫师念咒,有的似戏曲道白,绘声绘色,有板有眼,且与小鼓唱腔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唱的代表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萍乡春锣。春锣以唱吉祥为主要内容,见人赞人,见物赞物,现编现唱。其唱多为两句一韵,或四句、八句一韵,并将萍乡采茶戏的“大送调”“神调”“反情调”融入春锣唱腔之中,改变了以前音乐单调、变化不大的弱点,使其更富旋律性,演唱体裁更加广泛。另外,江西道情遍布全省各地。演奏乐器用竹筒制作,一端蒙蛇皮,另制两块小竹板,形成一鼓一板。左手持鼓,右手拍打鼓面,再以夹板敲打节奏配合演唱,这类道情唱腔大都是以本地的小曲、民歌为基调。
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从江西曲艺近年来的发展来看,在曲本创作、表演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段、轻长篇,重表演、轻创作,重技术、轻艺术,重演员、轻伴奏,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重宣传、轻实干”的令人忧虑局面。
(一)“歌舞化”倾向严重。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进行“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其口头语言的“说唱”叙述应有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本体特征。然而当前不少项目保护单位对此认识不清、把握不透,在我省各地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尤其是文化馆系统的群众文化汇演中,常常喧宾夺主地在唱曲中加进了与内容没啥联系的伴舞,出现了曲艺“歌舞化”“创新”趋势,甚至已基本形成为了主流。同时,将谐谑“戏剧(小品)化”的现象也不时出现,曲艺的“叙演”已异化为戏剧的“扮演”。
(二)曲艺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能力极其薄弱。时下,江西既没有曲艺专业院团,也没有研究曲艺理论和创作的研究院所,曲艺研究人才极度匮乏,高素质曲艺创演人才难以寻觅,曲艺艺人的老龄化和后继乏人已成普遍现象,以至于在成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时,竟然出现了曲艺类专家空缺的尴尬局面。
(三)人才培养无院校。曲艺具备说唱表演、曲本创作、音乐设计、专业伴奏、舞台美术、排练导演等综合性舞台艺术的各方面要素和特征,没有高等教育的人才队伍培养支撑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江西曲种的专业人才培养自古迄今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师徒相传,口口相授”教学模式,也没有合适的曲艺教材,难以培养出会创作、会思考、有美学追求的“技艺里有历史,思考里有哲理,生活里有诗意”的复合型曲艺人才。
(四)方言正在退出。曲艺是方言、声腔与曲种一体的艺术,汉字的音乐性主要就体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上,无论是曲本创作、音乐创作还是演员说唱,都不可违背。但现实中,出现了随意使用普通话“改造”曲艺方音的现象,这不仅脱离了曲种字、腔相倚的血肉联系,曲种特有的美感和韵味荡然无存,也背离了曲艺最基本的艺术规律。
曲艺保护的江西实践与今后的传承发展
近年来,江西通过出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江西省“十三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有效探索非遗代表性项目与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群、传承基地、传播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八位一体”的保护机制,因地制宜、因类制宜,实施“精准施策、分类保护”,有效推动了全省曲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
(一)采取“十二个一”保护措施。江西要求每个省级以上曲艺类项目,其所在地相关文化主管部门、非遗研究保护中心和保护单位必须制定一个五年整体性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一个年度演出计划,聘请至少一位专家对口指导,组建培训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传承人群队伍,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传承排练场地、一个表演舞台,建立一套完备档案(数据库),每年举办一场专家座谈会,建立一个网络展示平台(也可以是网页),出版一本(套)书,制作一个宣传片,形成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二)实施分类保护。曲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其保护措施必须全面。江西在大力培养曲艺传承人群的同时,主要从不同曲种的生存发展现状、艺术特点入手,实施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保护传承措施。一是对说的曲艺项目,重点录制、保存老艺人口传的传统节目,经整理后出版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二是对有说有唱的曲艺项目,重点采录其蕴藏的唱腔曲调,记录总结说唱表演和乐器伴奏的特殊技巧;三是对唱的曲艺项目,重视伴奏人才的培养,促进其艺术的全面传承和健康发展。
(三)曲艺进校园、国有剧团和文化馆。过去江西的曲艺传承人群大多在民间剧团,由于种种原因,曲艺的传承乃至生存日渐式微。为此,江西将曲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国有艺术剧团、文化馆等传承基地、传播基地和研究基地,积极探索“依团代传”的传承方式,加大了年轻演职人员的培养和曲本创作,通过强弱项、补短板,一定程度地破解了曲艺人才培养存在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发展矛盾,解决了有曲种无剧团、有技艺无人传的难题,促进了曲种自身。
(四)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环境。曲艺的传承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为此,江西要求凡省级以上曲艺类项目所在地的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文体广场等均应免费提供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排练场地,为传承人排练演出、传习授艺营造良好的传承发展环境。同时,在计划开展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省级非遗旅游小镇评选中,通过设立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曲艺类非遗旅游小镇,以实现曲艺项目的整体性保护。
(五)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早在2008年,在原江西省文化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活动的开展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相结合”。全省各地把曲艺表演纳入了当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性目录或具体购买目录,在送戏下乡等公共文化活动中占有“造血”功能的实现。一定份额,充分发挥了曲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娱乐大众、滋育心灵、塑造精神和引领风尚的独特作用。根据永新小鼓和南昌清音特点创作的节目还先后荣获文化部第十四、十五和十六届“群星奖”,对曲艺的保护传承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对濒危曲种进行抢救性保护。根据调研,江西一些曲种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后继乏人、表演生存空间小、自身缺乏生存活力或原有的表演艺术形态与时代审美需求不相适应。江西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公布亟待抢救性保护的濒危项目目录,同时有针对性地通过采取对老艺人的传统唱腔、作品进行录音录像,并纳入数据库建设等方法,把“根”留给后人去研究和借鉴。
(七)提倡使用方言。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为方言。江西通过保护本地方言,为传承好本地曲艺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如鼓励所在地中小学用普通话和方言进行双语教学,在相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中,要求所属地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保留一定比例的方言栏目等。尤其是在曲艺表演时,坚持使用当地方言,从而有效保持了曲艺的独特性和曲种的丰富性。(文/傅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