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生活: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再认识

浏览量:30 发布时间:2022-03-23 10:21

本源生活: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再认识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吴南 

【摘要】溯循历史的轨迹,传统手工艺一直都是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反映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然而,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传统手工艺一度与社会生活相分离,一些强调艺术品化和投资收藏的认识及思路尚未使传统手工艺根本上脱离当前面临的困境。远离生活,必然会进入对传统手工艺认识的误区,无法完成其本应有的现代转化,也会导致“非遗”保护目的与手段的偏差,从而影响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生存、传承与发展。要实现自主生存及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手工艺需要再次完成进入生活的现代转化。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生活方式;再认识;现代转化

一、传统手工艺发展的认识误区与困境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自20世纪50年代逐渐恢复以来,并没有真正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改造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变了传统手工艺自然顺应社会发展和转型而探索求生的当代演化进程。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了传统个体的、私营的生存形态,将分散的个体整合到公有制的集体组织中;另一方面,规模量产的需要,将手工艺人聚集到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链内,改造为产业从业者,纳入计划性的管理秩序中。在所有制和生产方式改变以及社会文化转型的同时,传统手工艺行业的产能被战略性地抽离了国内社会消费,全面调整向国外市场,并以批量化生产的非生活必需的观赏品、陈设品、装饰品之类的高档商品出口换取外汇,为当时国家重点和支柱产业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持。由此,被赋予特定战略使命的传统手工艺便与国内百姓的社会生活分离开来,并渐行渐远,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非常规性的运营模式。基于这种模式形成的社会各个层面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也就不可能符合其本应生发的规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手工艺的发展规律。

当代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一度被置于脱离社会生活的小环境中,既不同于常规的工业制造业,也不完全属于文化艺术行业。割裂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传统手工艺行业成为一个被隔离在外的另类,即便在21世纪初已实现了经济的市场化,但仍然难以明确自我的定位并恰当地融入百姓的生活。现阶段,无论是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还是产品的创意和设计,中国传统手工艺依然徘徊在消费社会的边缘,大多数还游离于现代生活之外。从业者想在当下谋求一小片空间臆造自以为是的传统手工艺乐土,这终究无法与现代生活融合,也难以去向未来。

制约传统手工艺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跨越时间和文化“代沟”形成的隔阂,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融合,与现代人追求和认同的美好生活方式相融合。现代转化的困境受制于思想意识,首先就是缺乏认识上的现代转化。没有客观、充分地认识传统手工艺的进化规律,没有探索其现代转化的内涵依据,就无法找到传统手工艺通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也就不能构建相应的模式和路径。

虽然一些研究者已提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但并没有为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提供解决之道。究其原因,是未能深入到决定美好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层面来认识传统手工艺的发生、发展、传承、演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技艺的传承、产品设计、创意创新、宣传、评价等,还是教育、培训、研究等,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始终与社会生活保持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一些从业者、参与者、研究者还未认真地去分析、思考历史发展中传统手工艺与各时代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甚至在认识和精神体验上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对立起来,将传统手工艺从现代生活中剥离出来,使之被“制成”现代社会的一种标本装饰。

手工艺之作,非徒为物,乃营生活。若只观、玩、藏之比诸珍异,则荒其题,远其旨矣。在古代,传统手工艺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必需。进入现代,在计划经济时期,传统手工艺具有出口换汇以发展国民经济的必需性,但这种必需与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并无直接的、实质的、必然的关联。而在当前以及未来,传统手工艺的必需性又是什么呢?在古代,手工艺人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掌握手工艺的人是要被保留、被争夺的,因为存在着刚性需求。反观现代,一旦缺少生活需求的支撑,稍遇变故,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即会迅速跌入低谷、陷入困境,并对从业者形成“挤出”。脱离了生活实际的传统手工艺行业,似乎变得可有可无。相比而言,其中被特指的传统手工艺,比如玉雕、刺绣、雕漆之类,其传承状况更是不及民间手工艺。民间手工艺大多植根于日常生活,满足人们切实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所以,只有创造出让传统手工艺具有必需性的环境,以及与之相应的持续的、规模的需求,传统手工艺才能恢复自主、健康的生存和发展。

实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首先要实现认识的现代转化——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手工艺、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演进、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及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对于“现代转化”,不能囿于“现代”二字,这里的“现代”是相对于各个历史阶段的广义的、相对的时间概念。

二、传统手工艺是优化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手段与介质

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和参与者的认识的现代转化,一方面强调如何认识传统手工艺,另一方面则指如何认识“非遗”以及作为“非遗”的传统手工艺。其中,形成制约作用的是:现代社会里,人们以怎样的视角进行认识。

在现代社会,人们自然而然地会以现代人的时代定位来回看传统手工艺,将其作为过去的、传统的文化代表,作为历史遗存来进行认识和利用。在先入为主的意识里,并没有将传统手工艺视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必然组成,认为机械化、工业化、自动化制造工具、工艺、技术才是现代性的,而传统手工艺并非是现代性的,有时传统手工艺甚至与“旧时代的”“落后的”联系在一起。20世纪下半叶,传统手工艺虽然被重视、被鼓励,但是,它所获得的发展主要是为重工业、其他主流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并且主要都集中于物质生产的范畴。而到了21世纪,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人们依然按照惯性模式认识传统手工艺,猎奇式地将其当作现代生活的零星装饰,或是物稀价贵的可居奇货。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手工艺人,虽然常常现身于各种展会、奖台、媒体报道等场合,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不过是宣传、讲故事的陪衬,气氛再热烈、情节再传奇、色彩再玄幻,也没有将传统手工艺纳入到真实的百姓生活中来,尚未实现其应有的现代转化。

那么,与其他被认为是现代性的,甚至是未来性的制造技术和产业相比,传统手工艺真的不能“现代”吗?真的无法普遍地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融合吗?真的只能是以复古的形态出现吗?真的只能一直这样“传统”吗?

对于传统手工艺以及作为“非遗”的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应该跳出既有的定式,换位到它来时的角色和视角:从过去向现代和未来的向度,来体验和探寻传统手工艺在应对和适应社会转型中的存在与发展。从传统手工艺生存发展的需要,从传统手工艺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关联性,从传统手工艺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来思考、探索、实践传统手工艺的进化之道。在回望的向度上,现代人大多看到的是承续中的改变和留传;而在前瞻的向度上,现代人将体验跨时代的古人是如何适应和开辟的。就如同生物的自然法则一般,传统手工艺也随着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着自身相应的演化:变化、淘汰、新生。例如:古人对材料的认知是客观的、开放的,而且是不断地学习、积累和丰富的;着眼当下,则相对主观和保守,反而失去了古人对材料认知和运用的价值理念,以片段的语录、范式替换了整体的多元与多样。古人对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不是为材料而材料,而是为人、为生活,体现出的是适合、适用,也正是宜人、宜生活、宜时代的价值观推动着传统手工艺的完善和丰富。反倒是现代人,往往为材料所累,于工艺则少有精进了。

通过大量的传世、出土物品,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即便是被现代人认为生产力不发达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的生活也并非真如当代众多考古学者或相关领域专家们所描述的只有祭祀仪式(如围火舞蹈,对着某个方向或某物集体叩拜等)和相互争斗的那般单调乏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①,在未认识到生活鲜活性的阐释者头脑里,难免将其解说得机械和无聊。然而,功能齐备、分类精细、形制多样、工艺严谨、装饰有度的各种古代物品,向现代人展示出的是古人生活的多样性、适宜性、趣味性(图1)。任何一类物品,无论是盛器、饰品、陈设,都不只是一个功能刚刚达标的基本型,它还显现出古人对更好的生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这种不断完善的认识和由衷的向往,推动了材料认知,以及审美、工具、工艺等的全面发展。而且,基于对生活方式及其代表的价值观,还塑造出不同地域环境(如山区、沿海、平地、高原,寒冷、温暖、湿润、干燥等)、不同时代(如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工艺面貌。

▲图1 西汉青铜连枝灯(江西省博物馆藏,作者拍摄)

三、生存与生活的需要驱动传统手工艺的演进

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各类手工艺显示出形制、功能等方面的传承性,同时,也在材料、工艺、装饰、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现代转化。由陶器向青铜器发展的过程中,制陶工艺并未消失,而是与青铜器铸造并行,虽然其中的彩陶制造显现出明显的消退,但是刻、塑工艺以及制釉、烧釉等工艺不断发展。青铜器和陶器装饰纹样的高度发达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人对于装饰需求和热情并未衰减,只是对彩陶的需要显著降低(图2)。

▲图2 东汉陶鸮形五联罐(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作者拍摄)

生存与生活的需要,兼有客观的与主观的需要。这些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化,在新、旧生活方式的更替中不断进行着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先秦时期,青铜器工艺和产品已经相当成熟、完备和发达,在汉代有所延续之后,随着陶瓷工艺、冶铁工艺的发展及瓷器、铁器的兴盛,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逐渐淡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舞台。在讲究礼制和礼治的儒家文化主导的文化环境中,其时代的“现代”人并没有对具有礼乐制度象征性的青铜器有所留恋,即使青铜工艺曾经充当过关键、核心的角色,但其边缘化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再如,一直到汉代,中国古人的治玉工艺都处在高度发达的水平,但在汉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治玉工艺并没有取得能维持基本面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玉器及玉材料在社会生活中需求的改变造成了相关的影响和结果。而到唐、宋时期,治玉工艺再度兴起,其工艺并未显现明显的断裂,而风貌则与汉代及以前大异其趣。由此可以发现,在汉代至唐代这个较大的时间跨度中,中国古人也并没有刻意保持治玉工艺的延续,其工艺整体上并未因时代的变迁而有减损。值得注意的是,治玉工艺的发展与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形成了无缝衔接。这说明,工艺的存续是以生存与生活需要的发展、演化为依托的。

又如,在明代初期,景泰蓝工艺就经历了形成、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即:形制的中国化,图案和装饰的不断融合,适用范围的不断拓展。从明代到清代、民国时期,再到1949年后,景泰蓝的材料与工艺在完善之中又继续发展,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材料、工艺、形制、图案、装饰、产品应用等各个方面展现出一脉相承之中各时代不同的生活风貌。由此可见,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影响着自身的发展,而其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及需求又影响着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

另外,一些手工艺失而复现,例如:清末民初雕漆工艺在北京的重生,20世纪50年代象牙嵌宝玉石工艺的再现,等等,这些工艺可能是原工艺的失而复得,也可能是对相同表现形式追求的殊途同归,同样都表明:与其勉力维持某种工艺的生存,不如保持对其产品的需求。失去了必要的需求,相应的工艺最终不免被淘汰,就像象牙拨镂、雕填工艺一样。所以,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可持续的生存发展,并不是人为地将其置于现代环境中便能如愿达成的,必须有两厢适合的环境,才能使之得以生根发芽并开枝散叶。

对于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应当建立在对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和手工艺发展趋势的客观认识基础上。科技、工具、材料等飞速更新,已经明确展现出了当前和未来的前景。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从业者和参与者,是不能否认这一趋势的,更无法逆社会潮流而生。因此,无论传统手工艺的“传统”,还是手工艺的“手”,都不是现代人阻滞、拖慢这一类工艺向前发展的理由。从业者并不是要以传统的材料、工具、工艺、生产方式去对抗和挑战现代科技,而是要着眼于:在这样的社会发展中,人们究竟可以怎样地生活?当前忙碌、焦虑、竞速的状态,是否是现代人和未来人的唯一选项?

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所能提供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更为人性化,更富于适度的节奏感,能够提供人格化的生趣,而这恰恰是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相对于数字化、互联网、虚拟世界、人工智能之类新生事物最核心的优势。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是有代价的,速度和惯性不免会裹挟沉湎其中的消费者偏离初心,而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对应的慢、闲、逸的生活方式正是一种对这种快速和惯性的中和剂,能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适当的调节和修正。

四、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和未来依然不能脱离生存与生活需要之本源

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和非延续性,造成了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生存困境:没有持续的规模化需求,传统手工艺便无法融入现代社会,无法通过现代转化展开其自身在当代的发展之路。仅仅依赖“非遗”保护的勉力支持,摆在传统手工艺面前的将仍然只是“独木桥”而非“阳关道”。

当代传统手工艺从业者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直接的、必然的、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材料、工艺,还是内容、形式,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都只面向少数消费者。从比例上来看,消费者群体的规模甚至远不及封建王朝时代。虽然有消费能力的制约,但如果产品价格降到可接受的区间,大多数消费者对当前的传统手工艺产品是否会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仍难有积极的预期。如果仅作为单纯的玩赏、观摆,即便是在传统社会时期的生活方式中那也属于奢侈中的奢侈,也是难以被多数消费者所接受的,同样地,也不符合相应时代主流的、传统的、核心的价值理念。

现代人缺少对于生活方式的认真思考和认识:不仅难以理解古人的生活和创造,也很难认识创新的本质。盲目地追求差异性,而忽视了新形式的驱动来源——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目前,传统手工艺行业中普遍存在一种艺术品化的发展思路。然而,艺术品的消费十分有限,其结果将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广大的从业者和参与者看到某位“大师”产品做得好、销售情况不错,但这只是少数的个案,大部分从业者尚难达到那种层次。所以,很难推点及面地以个体成果和经验来设计、规划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式。如果不从认识上形成根本的转变,传统手工艺很难有全新的出路。

古代社会中,生产产品必先有其功用,在功用的基础上设置对应或适合的内容,而后确定形制,再辅之以装饰。从另一个方向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现代工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在相当程度上即顺应了这种产品与其使用者生活方式相适应的需求。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创制是传统手工艺从业者与市场消费者之间互动的结果:从业者向消费者阐释更多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消费者向从业者传达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趋向。任何单向的一厢情愿都无法使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及未来的发展中维持健康、可持续的生存。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规模化降低了手工艺人的分工层级:从社会生活方式的引领者,逐渐转变为社会生活方式的“解读者”,而在当代,则由“解读者”转变为单纯的生产者。现阶段,对传统手工艺从业者的要求,至少要恢复“解读者”的角色。传统文化及其各种表现形式,在现代及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并非是过时的、落后的,而是仍然具有改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的积极意义(图3)。若不将传统手工艺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认识和实践,就无法展示出相应时代的生活方式以供公众做出可能的选择。如何使之融入现代及未来的社会发展之中,如何使之发挥助推作用,是当代人们需要正视、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图3 清代打籽绣云肩(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藏,作者拍摄)

当代的参与者、研究者在探讨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时也有强调其功能性的,但在实践中却常常无法落地。从生活本源的需要出发,如果不强调功能性,就会自然偏向以艺术品创作视角和思路来对待传统手工艺的思路。总的来说,无论参与者还是研究者,仍是处于旁观者的角色来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指摘。因此,大多的见解是脱离了生活方式的基础和环境的,并不能合于从业者的现实状况,有时不过是“饼”画得是否圆全或诱人而已。当参与者和研究者自身尚不能沉浸于适合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环境中时,便难以客观地、切实地对出路进行有效探索和指点。体验和认识的缺陷将严重制约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究竟是站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轨道上去推演,还是如同玩家之于玩具火车一样去拨转其行进的方向?对于未来,即便有一个宏观的方向,也还没有标准答案使现代人对其予以确知。因此,仅仅是旁观者的一片“好心”或“热情”便可能再要了一位“帝江”②的命,现代人不能了解和理解“混沌”③的命理及其存在之意义时,便不可为其盲目“开窍”,之于传统手工艺亦然。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个适应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当代,无论是管理者、研究者,还是从业者,多数人会认为给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开辟一个聚集区、产业园或是有相应的政策(保护或扶持)和资金,就是提供了必要的和良好的生态。然而,正是这样的认识误区,制约了对传统手工艺发展的认识及其在当代和未来发展的可能。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不是单纯维持或鼓励生产的环境,而是需要对其具有持续的消费意愿和消费需求的环境。而这种环境,既不是年轻人穿“汉服”,也不是让儿童身着复古式样的服装摇头晃脑地背诵国学经典,这些不过是形式主义意味的“摆造型”,甚至是反社会发展规律的倒退。传统手工艺需要的环境是在现实中真实地生活,传统手工艺产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具有其现实功能和现实意义,要和生活方式再度形成有机的关联。传统手工艺产品不仅仅包括艺术品,艺术性只是它众多属性之一,它首先要具有“用”的功能属性,需要真实地进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而不是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旁观者,或是被现代社会生活所旁观。

结语:再认识之紧迫性和必然性

再认识,有助于消除认识方面的误区、消除文化代沟。这不仅需要当代从业者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重新认识“非遗”的本质和属性,还需要将传统手工艺的原义、本源,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和价值观所塑造的生活方式,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传递、展示给现代社会大众;通过改善当代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的深层认知,营造出适合传统手工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当社会大众的生活对传统手工艺产生规模的、持续的需求时,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便有了基础和空间,否则只能像空中楼阁,可以惊艳一时,但难有长存的保障。

认识的现代转化并不意味着破旧立新式的观念改换,而是客观、全面、深入地对传统手工艺的发生、发展、演变进行再认识,发现其与现代社会产生关联与融合的意义、价值和路径,从而形成顺应传统手工艺发展规律和脉络的思想认识,摒除主观臆测,对创意设计和生产制作进行科学的指导。


▼ 注释:

①左传:中册[M]. 郭丹,等译注.

②《山海经》中所记录的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

③亦作“浑敦”,用于描述帝江无面目。


▼ 作者简介:

吴南,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