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录
-
樟树药俗 2025-10-29
樟树药俗是以中药炮制、药材交易为主体的药文化习俗,主要流传于樟树市一带。其可溯源至东汉葛玄入山采药炼丹,历经1800多年发展演变,形成了包括中药炮制、药材交易、药膳、药业信仰等的独特风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樟树中药炮制可分为鉴别、抖择、切制、炮制、加工和贮藏,其中鉴别俗称“识药”,即通过摸其质、拈其重、观其形、尝其味、嗅其气、听其声,分辨药材的真伪、质级;抖择即对药材进行选净、分级;切制有洗药、润药和切制三个环节,最讲究“刀功”,各店号最佳刀工被称作“头刀”;炮制则是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主要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法,而以火制者居多,炮制的饮片色、香、形、味、效俱佳;加工选料上乘,所制成药有近百种剂型;贮藏则将不同类型的药,分类、分地、分不同器物保管。 樟树自古药材交易兴旺,三国时已有药摊出现,唐代辟有药墟,宋代形成药市,明代则有“药码头”,清代成为“南北川广药材总汇之所”,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年全国药交会上四方客商云集。樟树民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