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出版社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互动探讨——以上海“非遗”慕课建设及出版实践为例
作者: 秦霓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数字出版、音像出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内容尤其适用。文章结合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指尖上的非遗慕课"建设的案例,概括项目的运作过程,从内容设计和应用推广两个方面介绍实践探索中获取的经验,并对出版社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作用提出建议和思考。
-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会议综述*
作者: 宋俊华,倪诗云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个案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现代化转化 中国实践 实践经验总结
描述: 针对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经验,201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在广州举行。200多名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从实践经验总结、非遗现代化转化和个案分析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新机遇和新使命进行了探讨,展示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发出了"中国声音"。
-
从“有形”到“无形”:用非遗教育启迪民族文化自觉——评《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陆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民族文化自觉 文化人类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主要开展全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几十年来遗产保护从愿景变为现实,从国际和国家层面的顶层推动到普通大众的生活融入,世界范围掀起了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风潮,有了明确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细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更是成为21世纪初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深度挖掘非遗与文化的关系引发了众多思考。这样的思考就蕴含非遗类属及其"气象"的思考
-
作者: 胡鹏飞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经过漫长发展而积累的一种隐性宝贵财富,是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通常是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主要是记载与传播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相对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失真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弱化,甚至直接消亡。非遗档案主要是对人类文化进行记载,档案部门在非遗档案建档、保存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弘扬人类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获得突出成绩的同时,档案部门也应当更加注重非遗档案保护工作,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建档、保存等方面,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转变传统工作思路,以馆藏为重要基础,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非遗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从而促进非遗档案实现良好传承。
-
作者: 何春雨,滕春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语义网 数据关联 赫哲族 本体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目的/意义】数字化是重要的保护方法和手段,在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中,通过引入知识本体和数据关联技术,使非遗资源形成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单元,最终可以实现非遗资源的检索、可视化与知识概念共享。【方法/过程】应用知识本体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构建非遗领域概念模型,确定这一领域的概念集合和关系,结合元数据的信息组织形式,对各种形态的非遗数字资源对象进行规范描述,并采用语义网技术,建立非遗资源知识间的关联。为非遗资源的有序组织与揭示提供参考。【结果/结论】建立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体库,通过实例添加,实现赫哲族非遗资源数字化存储,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也为其他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创新/局限】本文创造性地将本体理论以语义网的手段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并构建了知识本体库模型;不足之处在于该本体库模型尚未得到实践运用和推广。
-
秧 抚州采茶戏 小保管上任 高安采茶戏 怎么谈不拢 赣南采茶戏
作者: 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编辑 出版日期:2021-08-26 出版社:
关键词: 选集) 地点: 采茶戏(学科: 年代: 学科: 江西 现代 剧本
描述: 秧 抚州采茶戏 小保管上任 高安采茶戏 怎么谈不拢 赣南采茶戏
-
-
-
作者: 黄剑敏著 出版日期:2021-08-26 出版社:
描述: 本书对赣西音乐文化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包括多种音乐文化类型。如:高安采茶戏、宜春评话、万载花灯戏、高安道情、高安锣鼓戏、高安上湖灯彩、宜丰开扎、靖安打鼓铲山歌、靖安茶花灯、靖安马灯舞、靖安南山花鼓、靖安觋歌、靖安香花和尚舞、碗灯舞、万载得胜鼓、万载开口傩、万载纸棚山歌、铜鼓客家山歌、袁河锣鼓戏、奉新瑞河戏、新余市分宜采茶戏、新余市分宜道情、萍乡上栗渔鼓、萍乡莲花落等。对每种音乐文化的考察都包括:简要介绍、流行区域、历史考察、声腔与流派、演出剧目、服饰道具、相关作品、传承谱系、代表性传承人、主要特征、重要价值、濒危现状与保护措施、相关图片资料等。全书内容丰富新颖,条理清晰,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
作者: 莫幼群,高翔宇著 出版日期:2021-08-26 出版社:
描述: 全书着眼于“器物中国,扮美生活”,精心选择了50个中国古代和近代品牌。单篇约1000余字,力求在较短的篇幅内,通过诗意化的描述,写出每一个品牌的趣味和闪光点。全书分为“馨”“香”“如”“故”四个部分。“馨”部包含“潍坊风筝”“杨柳青年画”“灵璧石”等民俗精巧技艺品牌,注重地域文化。“香”部包含“六必居”“狗不理”“凤泥酥”等美食精品。“如”部是一种假设,如果爷爷的爷爷那个时代没有这些品牌,他们的童年将失去很多快乐和光彩,包含“万载花炮”“景泰蓝”“泥人张”等品牌。“故”部包含笔墨纸砚、版刻等一系列反映全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