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描述: 非遗政策是政府主导下的保护我国传统技艺、节庆、礼仪、体育、游艺活动的重要政策依据。甘肃陇东秧歌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从政策上将该民间舞蹈纳入了保护范围,然而如何依据政策要求,建构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传承机制则需要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在简要介绍非遗政策保护甘肃陇东秧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非遗政策主导下的甘肃陇东秧歌传承策略,为更好地保护陇东秧歌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描述: 漓江山水、奇花异卉、人物鸟兽……一枚枚颜色、纹理各异的漓江卵石,在工艺大师的巧手下,变成一幅幅优美隽永的图画。这就是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遗产——石画艺术。 近日,桂林石画非遗传承基地在桂林市平山小学成立,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们来到校园“收徒弟”。同学们现场拜他们为师,开启自己的非遗之旅。“师父”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桂林石画的历史传承和艺术特色,展示了巧夺天工的石画作品。
-
作者: 刘雄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博物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的重要场所,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和发展动力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基于"博物馆+非遗"模式下,极大地促进了文博创意衍生品的开发,已经成为了众多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加强文博创意衍生品开发,可以切实保护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博创意衍生品,推动文化事业的长效发展与运作。本文主要针对"博物馆+非遗"模式下文博创意衍生品开发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
作者: 周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提到蓝印花布,总会让人联想到那沉静深邃的青色和青花瓷彼此映照,颇具中国古典之美。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也许只是存在于棉质布料上的一种古老的扎染工艺。江苏南通地区是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这项传统工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虽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但岁月长河并未洗去这古老技艺的光华。恰恰相反,在南通,以蓝印花布的传承人吴元新一家为主,从吴元新母亲算起,到他的女儿吴灵姝
-
作者: 李雪芬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具有不可估价的宝藏之一,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等价值。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黔东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本文从黔东南非遗概述出发,以非遗的成因与类别为重点研究内容,以此提出和谐发展之下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非遗在与生态文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延续着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凸显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格局。
-
作者: 翟子晴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通过实地考察徐水舞狮项目及梳理北狮相关文献,本文着重分析了徐水舞狮的生存现状及传播手段匮乏对狮生存发展的影响,提出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快速传播;通过企业化运营、寻找合作注资规范发展路径;深入挖掘舞狮文化的内涵,增强舞狮文化的人文底蕴及影响力等。建议:政府部门以助力非遗项目——舞狮发展为抓手,传承建设地域特色文化。
-
作者: 熊家兰,王坤茜,廖和媛,李孟慈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建水紫陶和彝族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符号,将这两种工艺结合有助于推动云南手工艺的产业发展,符合时代“非遗1+1,道路更宽阔”的号召。更为探索手工艺产品开发开辟了新的思路,使传统工艺焕发勃勃生机。
-
作者: 翟子晴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通过实地考察徐水舞狮项目及梳理北狮相关文献,本文着重分析了徐水舞狮的生存现状及传播手段匮乏对舞狮生存发展的影响,提出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快速传播;通过企业化运营、寻找合作注资规范发展路径;深入挖掘舞狮文化的内涵,增强舞狮文化的人文底蕴及影响力等。建议:政府部门以助力非遗项目——舞狮发展为抓手,传承建设地域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