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地方非遗文化的品牌化传播途径思考 ——以宜宾“工匠精神”主题体验馆的设计为例

    作者: 巫颖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品牌化 工匠精神 传播途径

    描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l].非遗毫无疑问是我国增强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而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今已然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对于地方而言,怎样让非遗文化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认为除了依靠政府单一的保护,还需要对非遗文化进行品牌化的传播,以达到整合资源、汇聚社会力量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的目的.下文将结合宜宾非遗文化,探讨建设"工匠精神"主题体验馆作为传播途径的一些思考.

  • 非遗类微纪录片创作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 周悦,王建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教学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微纪录片

    描述: 在党中央"十三五"规划中,文化部有关文件提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性的发展是文化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时代课题,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重要的命题。[1]将优秀的非遗项目保存好、传承好、发展好、传播好是新时代建设文化软实力强国的必要途径。传承和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树立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快实现新时代的特色中国梦,加强青少年民族自豪感、文化归属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时代,从微纪录片的影视语言入手,探讨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微纪录片影像化表达与叙事策略、创作实践与课程教学改革。

  • 西藏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和对策研究——以罗普村卓谐为例

    作者: 高周礼,吞巴·索朗多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困境与对策 罗普村卓谐 传承与发展

    描述: 自2005年西藏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广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一部分非遗项目,由于其民间传承的特性,使其在传承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困境,限制了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立足于对县级非遗达孜县罗普村卓谐的实际调查的结果,分析其困境,并试图为其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 一堂合川桃片课

    作者: 彭燕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我们小组找到合川桃片的历史资料了!” “林瑞,到我们小组吧!” “我们一起去做桃片!自己做桃片。 “我们口味小组有十个人了!” …… 别惊奇,这是在学校课间时,走廊里的孩子们讨论“非遗”课程的一个缩影。 本期“‘非遗’课程项目式学习”走进校园后,打开了全校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另一扇窗。“关注身边的家乡小吃——合川桃片(重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期“‘非遗’课程项目式学习”中的一个内容,于是“寻觅项目合伙人”成了当下孩子学习课程的一个起点。

  • 新媒体语境下重庆技艺类非遗的影像化传播

    作者: 吴荣彬,苗祯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新媒体 影像化 非遗

    描述: 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呈现给世人,以新的姿态,丰富的影像化传播带给观众更为生动立体的感官体验。重庆技艺类非遗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在影像化传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是本文所探讨的。 在新媒体视角下,非遗通过影像化,借助新媒体平台,加之其传承形态的多样化,传播面的宽泛,其原有的美也再次绽放。

  • 阜南嗨子戏发展现状调查及保护策略探析

    作者: 刘壮,范小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发展现状 保护策略 嗨子戏

    描述: 本项目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阜南“嗨子戏”为研究对象,分析“嗨子戏”的发展现状与濒临失传的具体原因,探讨“嗨子戏”在新时期的发展出路,充分挖掘戏曲类非遗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当地人民对戏曲类非遗的认知认同,实现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发展。

  • 在非遗文化保护视角下花山地域文化运用在包装设计中的分析研究

    作者: 吴昊霖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元素 非遗保护 包装设计 花山文化

    描述: 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绚烂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华夏大地中生活的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且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象征元素,这些传统文化和元素历经千年的传承有些依然保存完好,到如今仍有着丰富的现实价值。其中广西崇左特有的花山文化,就是保存到今天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一。花山文化无论是从历史研究角度、文化传承角度、还是使用价值角度都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研究意义和价值;花山文化以其独有的花纹图样,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花山文化进行合理的二次设计,提取其主要元素并加工,使其在既可以对花山文化的背景进行介绍的同时,还能达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通过此次的研究,期望能在设计的同时,为社会大众针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方向。

  • 国际非遗赋新之夜 美的空调熊小美服装秀闪耀全场 无风·赋新 美的空调助力非遗文化全新生命力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描述: 千万年来,我们从最基础的生存到学会生活,渐渐萌发信仰,追求艺术。在时间的长河中,先人的经验与智慧凝聚成我们共同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门门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流传至今。这是一份浪漫而厚重的礼物,承载着历史的气息和人物的温度。神秘、低调,期待着后来人赋予它新的生命,继续与时代共舞。穿过历史的云雾,探寻非遗的前世今生。美的无风感空调,联合方所、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发起2019成都国际非遗赋新计划,为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架起沟通的桥梁。2019年11月30日,成都太古里方所,上演了#无风守护,匠心有承#非遗赋新服饰设计的沉浸式big show。在当代生活的现场重构历史的情感,让艺术的连接与交流从空间转向时间,溯源与传承,带非遗回归当代生活,相融共生。

  • 谈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作者: 李永云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价值体系 道德取向 保护与传承 精神生活 文化娱乐 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情感内涵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民间,具有草根与泥土的精神,它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健康发展是它的主旋律,无论是价值体系、情感内涵,还是伦理道德取向,它都与国家的历史波澜融为一体。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指导下、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国家级、省州级、县乡级和

  • 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作者: 潘景全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门侨乡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描述: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对非遗保护也从对非遗本身的保护提升到了对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根据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来设立,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性保护的创新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融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环境,很好地将保护区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农业、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条件充分整合,达到更好保护效果。本文结合江门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对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进行了探讨。

  • 王淼:在轮椅上奏响生命最强音

    作者: 苏唯谦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生命 文化厅 浙江省 强音 领军人物 轮椅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浙江文化

    描述: 他曾经是浙江非遗保护的领军人物——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笔者在浙江省文化厅见到了在轮椅上办公的王淼先生。他思路敏捷、记忆超强,谈笑风生,太让人诧异啦!这是2016年底在医院看到的那个王淼吗?当时他气管插着呼吸机,不能说话,与他交流得猜口型。未曾想,他居然又挺过来了。提到王淼,浙江文化界无人不晓,不仅因为他曾经是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军人物,还因为他是一

  • 倡导传统文化 送高雅艺术进校园

    作者: 孙佳敏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校园 高雅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验学校 传统文化 传承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育基地

    描述: 一场“传承非遗、弘扬艺术”的视听盛宴在江苏省泗洪姜堰实验学校上演。演出中,南京剪纸传承人张钧以舞蹈《剪纸姑娘》为背景进行现场创作,并与学生们互动,指导学生们尝试完成剪纸作品,激励他们将南京剪纸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这场演出是民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部继2016年与泗洪中学举办“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并挂牌“民进江苏省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后,再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