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的实践

    作者: 刘国臣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整体性保护 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在非遗保护的视域中,"文化空间"这一概念对传统文化保护体系的立体化与多元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空间将时间与空间重叠,集中体现为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念,具象化为实体的景观建筑或民俗活动,在主体性、空间性、时间性与文化性四个维度展现了传统文化内在因子的交融性与复杂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存续与发展。

  • 武都民俗文化创新第二课堂之探究

    作者: 李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第二课堂 民俗文化 创新

    描述: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武都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其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既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鱼龙高山戏”,又有省级非遗“三仓灯戏”、“武都木雕”、“武都栗玉砚”,还有区级非遗“赵文华剪纸”、“凤冠与刺绣”等,更别提闻名遐迩的“武都酸菜”、“洋芋搅团”等美食。内涵丰富。

  • 活色生香

    作者: 陈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踏着五月的余香,南昌市群星剧场周末的夜晚,灯光璀璨、音乐缭绕、人声鼎沸。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南昌市文厂新旅局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承办,九江、萍乡、鹰潭、赣州、宜舂、上饶、吉安、抚州市文厂新旅局和南吕市文化馆协办的“活色生香”——江西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5月31日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 浅谈非遗传统手工艺的日常再生

    作者: 刘奕明,蔡江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

    描述: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以下简称"非遗传统手工艺")一直在尝试挖掘适合现今社会土壤的方法和潜在的商业价值,且非遗的传承关系到文化认同,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但是非遗的传承过程也遇到很多现实的阻力,亟待解决。本文先分析非遗传统工艺所面临的现状,解释非遗传统手工艺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对社会浮躁心态的积极作用,再论述其如何完善自身问题来适应现今的土壤,并反滋养现今社会大众,从而推进非遗传统工艺传承。

  • 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探析

    作者: 李楠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阳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平台、技术、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希望对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所裨益.

  • 长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与保护

    作者: 朱立春,庄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长春市 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长春建城200多年来,中原农耕文化与土著的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在此交汇,长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下日益形成别具特色。同时,长春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也取得了较多成果。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长春市地处松嫩平原,是松花江流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吉林省非遗文化遗存比较集中的区域。一是东北原住民族特色文化比较突出,主要以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和锡伯族以及汉族文化遗存为主,例如满族口传文化、满族说部、东北二人转、东北大鼓、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应氏奇穴埋线疗法、长春

  • 中国篆刻的世界级“非遗”属性

    作者: 侯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篆刻 审视

    描述: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的中国篆刻艺术真正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天才,具有重要的综合性价值。对其"非遗"属性的审视及传承、保护需要科学严谨的统筹规划。

  • 影像记录与非遗保护

    作者: 程刚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随着非遗项目名录申报与保护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所属的文化部门相应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早在2002年,湖北省宜昌市便在全省、全国率先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工作专班,后挂牌为非遗保护中心,成为具有文、图、声、像门类齐全的10人专业工作团队。宜昌市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9项(涉及25个保护单位),省级50项,市级109项,县(市、区)级359项。

  • 罗田皮影戏的前世今生——记毛家班皮影戏与第四代传人毛美亚

    作者: 王松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黄冈市 汉武帝 皮影戏班 胜利镇 罗田县 大别山区 第四代

    描述: 2019年4月22—24日,由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共潜江市委宣传部、潜江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灯影春秋——湖北省皮影戏展演"在潜江市潜江剧院隆重举办。来自罗田、红安、麻城及潜江等地的14支皮影团队齐聚戏剧大师曹禺故里。各皮影班社艺人们纷纷登台展示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15部精彩戏曲,为广大观众"烹制"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让观众零距离领略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 浅谈当前非遗工作的三个误区

    作者: 张广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数据(2016年度)》,截至2016年底,全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已达到217项,传承人数量为122人,省级非遗项目达到1076项,传承人数量为936人。就宁波市来看,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自2004年启动以来,以机制为先导,坚持从规范、管理、制度入手,卓有成效地开展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使传承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当前非遗工作存在的问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矛盾及对策分析

    作者: 张旻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性开发 旅游开发 非遗 矛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对其进行活态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开发是重要的途径,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厘清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探索非遗旅游开发的可能方式,包括非遗的保护性开发、高品位开发、舞台化生存和生活化生存等,同时各开发主体需紧密合作,真正实现非遗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常见问题之思考——以捶草印花技艺传承为例

    作者: 米俊俏,袁剑侠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捶草印花 非遗 传统手工艺

    描述: 植物印染是我国传统的织物印染方法,捶草印花是植物印染的一种技艺形式,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常遇见一些问题,结合捶草印花的保护与传承案例,提出一些思考建议。探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