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作者: 王惠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三门峡城市建设中的互动发展进行研究,用开放的视角全新的认知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现实背景下的保护优势与障碍进行剖析,结合三门峡市实际情况,提出关于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建设中互动发展课题的建议策略,对三门峡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浅析促进型立法的意义和方法——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例
作者: 张丽娟,王玉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2019年1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非遗条例),为促进北京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该条例的立法过程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法规内容提倡和鼓励多,法律责任少,规定过软,缺乏强制力。这一意见显示了社会各方对诸如非遗条例这类促进型立法的不同认识和评价。本文拟以非遗条例为例,简要探讨促进型立法的意义和方法。
-
作者: 张见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东莞市通过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服装设计跨界融合,让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经验。
-
作者: 萧宇,邓钺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残障人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特殊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残障学生 刺绣技艺 特殊人群 贵州民族大学
描述: 在贵州美术馆,持续到8月底的201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贵州少数民族刺绣技艺普及培训班和刺绣技艺拓展创新应用研修班成果汇报展吸引了不少观众. 展厅里,一件件时尚的刺绣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创意服饰,刺绣灯罩、丝巾、扇面,素雅茶席,多功能靠枕,还有精美刺绣的提包、首饰、装饰画等,这些既民族又时尚的展品,是贵州民族大学今年非遗研培的教学成果,是贵州省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50名残障学生和20名全国筛选出的优秀刺绣从业人员的学习成果.观众不仅赞叹这些精巧的创意和制作,更惊叹于残障学生为做出这些作品付出的异于常人的努力.
-
作者: 张志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刘老六,六老刘,家里有六十六间好高楼,还有那六十六头杠子牛,牛身上蹲着六十六个大马猴,还有那六十六根粗杠轴,还有那……在沈阳市张氏帅府博物馆举办的非遗展演上,沈阳东北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霍大顺兴致勃勃地演唱起爷爷霍树棠当年在大帅府里给张作霖表演过的东北大鼓传统曲目《绕口令》,年逾七旬的霍大顺精彩的说唱表演引来了现场观众的一片掌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的奉天城内的民间艺人在东北民歌、东北小调的基础上,吸收河北等地的相关艺术成分,演化出一种新的说唱形式——东北大鼓。因
-
作者: 曾晓萍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锡是古老金属,青铜时代已被人类所运用。中国锡雕工艺分为素雕和花雕南北两大派别,泉州锡雕是江南花雕的代表之一,以铸造为主,手法灵活,细腻精美、色彩灵动、造型秀美。泉州锡雕于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结合手工艺类非遗发展的宏观大环境和锡雕自身生存的小环境,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困境,根据对现状的把握,提出锡雕传承与保护的策略,关键是依托所在地域环境和资源,通过整合锡雕和其他相关行业资源,加强锡雕技艺交流并培育地方性民俗等方式帮助锡雕技艺在当代社会扎根,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
APP界面设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以湖南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APP界面设计为例
作者: 马利刚,徐德志,彭辰璐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血脉。作为拥有历史悠久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的国度,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在这互联网的时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人们眼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非物质文化的未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现在网络社会信息传递的便捷,我们利用现在手机APP应用功能,设计一款“湘西非遗”的app,重点设计app的视觉形象和界面设计,结合湘西地区的特色进行标志图标界面设计,希望通过手机app的功能加强对湖南湘西“非遗”的宣传力度,并扩大受众人群,提高文化继承的机会。
-
作者: 李亚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咏园召开"文化和旅游就像诗和远方,二者的渗透与融合是一种互动要素资源的整合,纺织非遗应该在文旅融合中贡献一份力量。同时,非遗工作应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景提供更有品质、更高品位且偏向‘轻奢’的产品。"7月3日,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咏园举行。发布会宣布,本届大会将于11月初在云南昆明召开,会期三天,会议主题为"文
-
恶意抢注“非遗”标志的司法认定——评秦慧星诉商标评审委员会、第三人固始县张老埠乡人主村手工挂面专业合作社商标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
作者: 陈月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手工挂面 十二条 不正当手段 司法认定 专业合作社 无效宣告 “非遗” 商标评审委员会 《商标法》 恶意抢注 固始县
描述: 当前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商标权保护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商标注册人出于不正当目的抢注"非遗"标志的情况已屡见不鲜,对此情形可适用《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恶意抢注条款予以规制。考虑到"非遗"本身具有公权与私权双重属性,我国亦通过专门法律对"非遗"予以立法保护,因此对恶意抢注"非遗"标志的法律认定还可结合上述因素予以特殊考量。首先,相关公众形成的稳定认知联系可纳入"在先使用"的考量范畴;其次,"非遗"认定记录可作为"有一定影响"的重要判断依据;最后,对"非遗"标志的保护范围可在相关商品或服务上予以适当扩展。
-
作者: 王璐,王萍,苗童童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市非遗类型齐全,以传统技艺类和民俗类为主;全市非遗呈集聚分布形态,东南多,西北少,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地区分布不均衡;太原市非遗集中分布两主核心区和一次核心区;不同类型的非遗分布重心不同,传统技艺类集聚分布最明显,民俗类次之。太原市非遗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同类别的非遗开发模式不同,要针对数量较多的非遗进行重点开发。
-
作者: 姚瑶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的文化瑰宝,有深刻的历史积淀和精神价值,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是它们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是掌握这门技艺的人才多半是家族传承,以一种单一的传播方式保持艺术特色。高校音乐教育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音乐人才,为了使非遗文化能得到传承,高校必须立足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将“非遗”项目与音乐文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既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又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特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