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献

  • 论意识在传统文化尤其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

    作者: 李佩佩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启示 首要 传统音乐 意识 文化遗产

    描述: 近年来传统文化处境堪忧,保护非遗的刊物也与日俱增,相应的保护非遗的风声也日趋高涨,然而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笔者认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意识根植于普通大众的心里是首要的环节,因为意识决定行动,即意识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一个社会的进步抑或落后,和谐抑或动荡,归根结底是由人们的意识决定的。所以,当“非遗的重要性”成为一种普遍的系统的共识时,“非遗观”就形成了,保护非遗的任务也将取得建设性成果。本文通过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文化、为什么传统音乐只能保护不能发展,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非遗方面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三方面展开阐述。

  • “金顶奖”提名设计师荣昌夏布 借一蒿中国草 织一段巴渝情

    作者: 张晓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神秘悠扬的背景音乐加上设计师张义超的原音哼唱,带领观众一同追溯到千年之前。迷雾四起,届时荣昌夏布2019年春夏系列大戏就此上演。本届时装周荣昌夏布依旧是设计的主旋律,尽管夏布的材质对于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设计师运用多年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呈献给观众不同以往的视觉冲击。荣昌夏布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设计师张义超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大使,专注于推广非遗文化理念,将非遗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现给大众,让社会大众了

  • 从峒话看八峒瑶山竹文化现状与对策

    作者: 胡萍,周慧梅,杨伊玲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峒话 竹文化 八峒瑶山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描述: 湖南省新宁县西南部八峒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从峒话视角调查入手搜集并整理了"打古堂"、"祭竹王"、"竹根傩面"、"竹料造纸"、"竹制乐器"等多种瑶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用"竹文化"的概念加以整合和推广,针对峒话和竹文化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提出建立"八峒瑶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想,以切实有效地改善目前八峒地区方言濒危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 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当代社会价值

    作者: 晏欢,汪爱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技艺传承 工匠精神 社会价值

    描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的出台,各界人士对发掘"非遗"传承人的当代社会价值热度高涨.发掘非遗价值的前提是保护非遗,而保护非遗的前提是保护传承人,只有传承技艺得到延续,其社会价值才可能存在,社会、国家、企业、传承人本身都应承担起保护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责任.

  • 传统非遗项目走进艺术课堂研究初探

    作者: 崔向英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提出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建立古今结合、传承民间技艺非物质遗产类教学模式,以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得到保护与继承。同时使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更好地走进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民族艺术。本文借助淄博当地典型的非遗工艺美术项目,通过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案例,总结出更有效结合的教学创新点。

  • 现代家居设计与传统非遗文化符号的融合研究

    作者: 舒玉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遗文化 家居设计 符号

    描述: 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将非遗中的工匠技艺与家居设计相互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将传统的技艺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传统技艺的研究,为现代化的家居设计注入有效的文化灵魂。这样不仅可以将传统非遗文化符号发扬光大,还可以深度发掘技艺的精髓,从而提升家居设计的品质。

  • “非遗大师”23:曹光裕:川江号子守望者,创新让传承变得令人期待

    作者: 王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 文化兴国 繁荣兴盛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守望者 精彩故事 川江号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描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交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交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肯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栏特推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系列。旨在让更多喜欢文化艺术的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非遗艺术,了解“非遗大师”们的精彩故事与多彩人生,欢迎读者朋友推荐你心中喜欢的“非遣大师”及他们的艺术与生活,来稿请发278660589@qq.com.标题请注明:“非遗大师”。

  •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王莹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非遗剪纸文化 创新

    描述: 新常态的背景下,剪纸文化展现了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新能力,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追求与精神追求。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多样化特征的主要繁荣与源泉。之所以保护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就是需要确保这一源泉可以不断的流淌并延伸。另外,还需要展现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融合现代化的文化元素,让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得到有效的“创新”与“传承”。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更加深刻的剪纸纹样,提高非遗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

  • 新化:非遗进校园,国粹满庭芳

    作者: 谢扬烁,段晓鸿,邹晓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毕老师来了!”刚踏进平顶学校,山歌教师毕伶俐便听到了学生们的欢呼,转眼间学生们就从教学楼里簇拥到毕伶俐跟前,毕伶俐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渴望山歌,渴望非遗走近他们的校园生活。” “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把带有新化特质的文化因子嵌入骨子里,也更有利于传承新化的非遗国粹。

  • 剪纸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 胡伟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剪纸艺术 意义 应用

    描述: 剪纸艺术在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被疏远.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 非遗文化保护教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如许多省市地区的美术课本加入了不少"乡王教材内容",很多学校也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剪纸艺术进入中小学美术课堂,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而且可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近年来,人美版教材在选择美术知识时特别重视优秀的传统美术,剪纸艺术就位列其中,但是在教材和剪纸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为此本文立足于现有的文献资料与教学实际,运用教育学、美术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图找到全面而有效的应对政策,为剪纸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 上海学校优秀非遗传习基地已有109家

    作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截至目前,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已有109家,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等16所学校刚刚成为新一批传习基地。 在静安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各学校通过研究型、拓展型课程、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了解非遗项目,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浅析新媒体下南京非遗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

    作者: 甘婧旖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对比于传统非遗文化传承方式存在着地域性、效率低等局限性,立足于科技发展和进步的时代特征下,传承方式的创新体现出多样性。“拾·遗”工作室旨在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层级扁平化、互动性高等特点,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的形式进行创新。本文简要概述了现阶段南京非遗传承和保护的现状,并以该工作室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媒体背景下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創新以及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