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论“非遗”舞蹈对素质教育舞蹈的意义

    作者: 满梦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素质教育舞蹈 非遗舞蹈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素质教育舞蹈是我国现阶段正在着力推广的普及性舞蹈课程。笔者认为,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且将“非遗”舞蹈纳入素质教育舞蹈课程中,更能体现出中国特色。

  • “非遗”舞蹈元素对群文舞蹈创作的体现

    作者: 谭圣博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群文舞蹈创作 “非遗”舞蹈元素 体现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记录世界各民族各代流传下来的经典的民族舞蹈,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仅仅提盒民族生活方式,符合民族的审美特点,是我们甚至世界非常珍贵的一笔文化财富,首先我们要保留原有的文化基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能随意去改变,这就是非遗舞蹈再现和创作概念的区别。

  • 凉山彝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

    作者: 韩勇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统体育 凉山 调查 彝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对凉山彝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凉山彝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但随着时代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正在迅速消逝、变异.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加强对非遗的认识、系统研究、保护生存空间、重视宣传教育等对策和建议.

  • 浅析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的保护与利用——以重庆为例

    作者: 周静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口述档案 传承人

    描述: 一、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基本概述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是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内容的具体记录,记录形式诸如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非遗信息资源,既有传统档案原始记录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体现非遗项目文化价值。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内容,对传承和挖掘非遗项目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记录着历史,展示着个性,是人们诗意般的集体记忆和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核心和

  • 浅析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 吕巧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新时期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与见证。近 些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力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更多的共识与关注。本文浅析了新时期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从顶层设计、多样化保护方式、加强宣传、平台构建等多个环节探讨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向和 内涵,以期非遗文化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焕发新活力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学生中的文化教学及传播实践研究

    作者: 傅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在留学生课堂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教学,可帮助留学生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及特殊性,有趣的“非遗”体验也有助于留学生充实语言学习及文化生活的内涵,并消除其在人际交流中的文化障碍。文章通过对义乌高校留学生“第二课堂”文化教学进行研究,兼及“非遗”文化教学及传播实际,分析“非遗”融入留学生汉语及文化学习现状及问题,探索对外汉语“非遗”教学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丰富高校国际汉语文化教学内涵。

  • 社区主导型非遗传承研究

    作者: 卢疏桐,朱家玥,马千里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鼓励社区、群体与个人参与保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参与”是非遗保护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我国,政府主导是当下非遗传承过程中的主流,这在客观上容易造成社区参与非遗传承程度的不足。本文以江苏镇江的非遗项目南乡田歌(秀山号子)为例,围绕“社区”这一概念,引入劳里·航柯的“民俗过程”理论,通过探讨积极传承人、社区成员、村委会和当地学校等非遗保护参与方在秀山号子社区主导型传承中的作用,归纳出可供参考的有益经验。

  • 本报走进永外街道社区文化庙会

    作者: 宋征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描述: 12位非遗传承人陪您过大年 在文化庙会上,“非遗”展示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兔爷风筝吹糖人、风车毛猴中国结等12种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任参与活动的居民们挑选,每一种“非遗“项目都蕴含着最具中国元素的智慧结晶,每一种“非遗”项目的体验都蕴含着深深年味。 庙会不仅有适合儿童体验的非遗文化项目如糖画、面人制作及富有“年味儿”的剪纸、画年画、做灯笼,非遗老师还手把手进行教学,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内蒙古实践

    作者: 张劲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长调民歌 保护

    描述: 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乌日汀哆)是蒙古族最具典型性意义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是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在音乐领域的具象化体现。2005年11月,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以下简称长调)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与宣传活动的开展,人们对于长调的认识不断加强,保护的效果不断凸显。长调申遗成功以来的十年,正是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的十年。可以说,长调的保护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见证或代表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 探究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

    作者: 杨宁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有机整合 非遗保护 群众文化

    描述: 非遗保护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对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来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我国当前文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将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保护活动进行有机整合,除了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使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之外,还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基层群众的重视,由此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本文将对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有机整合进行深入探究

  • 滩头年画的视觉形象创新研究

    作者: 徐心怡,李沛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视觉形象 梅山文化 滩头年画 创新

    描述: 滩头年画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传统视觉符号后面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的寓意。但由于各种原因,滩头年画的现状正在日渐恶化,急需寻找新的有效的保护方式。文章对传统滩头年画的内容题材进行视觉形象的创新研究。尝试摸索如何创新性开发传承及应用年画的新方式,力求让年画真正走入大众生活。在满足公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呼吁人们对非遗滩头年画的保护创新与传承。

  • 关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的说明——2018年7月27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作者: 李富莹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市

    描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一、立法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