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 从民族史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的代表性建构历程

    作者: 韩成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代表性 黑格尔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伊玛堪 史诗

    描述: 伊玛堪是综合运用语言叙述与音乐歌唱的赫哲族文学艺术品种,它从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文艺传承转而得到大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可,先后得益于史诗的归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名。其史诗体裁的归类论证过程与中国学术界回应"中国人没有史诗"的论断密切关联在一起,成为这一历史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自1980年代以来,赫哲族伊玛堪与众多民族的大量文艺作品经过史诗论证而受到特别重视,并在2000年后分批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过程也是伊玛堪代表性被不同层次地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它的史诗论证建构了它的强代表性,而成为非遗项目则确立了它的正式代表性。

  • 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思考和实践

    作者: 张顺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校园 名师工作室 “非遗文化传承”

    描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智慧的结晶,也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当前社会,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因此,从非遗文化传承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征,搭建于名师工作室之上,让非遗文化传承找到相应的平台,为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助力。在校园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是丰富当前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主要从"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重要性以及依托名师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的策略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 从文化遗产到文化旅游的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以厦门惠和石文化园为例

    作者: 黄俊毅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惠和石文化园 文化旅游 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文化和旅游天然联系紧密,但文旅融合发展并不是必然能实现,积极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途径与有效对策是当前文化旅游研究的紧迫任务。本文将以福建厦门惠和石文化园为研究对象,复盘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雕开发成石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尊重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围绕游客体验的主题化和丰富化进行故事阐释、空间展示、活动设计,同时坚守本土化和品牌化策略,可以实现非遗保护和旅游利用的平衡关系。

  •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策略

    作者: 杨艳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验式旅游 南京

    描述: 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旅游开发正在向体验旅游开发转变。本文以体验经济理论为基础,从体验式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开发的区别着眼,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的路径与方法。针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式旅游的开发策略:实现从文化遗产向旅游资源的转变、依据"非遗"特色编制主题产品谱系、根据体验维度影响作用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设计理念与技术手段提升体验质量、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 大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之研究

    作者: 唐守奇,石磊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文化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

    描述: 大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能促进大湘西"非遗"物质文化保护、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和扶贫攻坚的力度。本文从坚持开发大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则、完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完善大湘西"非遗"物质文化开发方法这些方面,论述大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活化 ——以磨皮花鼓舞为例

    作者: 郭凯菲,翟泽华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旅游活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磨皮花鼓舞

    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协调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活化利用间的关系,可以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二者间的可持续循环。文章以磨皮村非遗磨皮花鼓舞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法,分析了磨皮花鼓舞的保护及旅游现状,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综合利用多种旅游资源、逐步形成成熟商业模式以及深度发掘非遗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化路径,以推动磨皮花鼓舞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存现状研究 ——以南平市级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

    作者: 张慧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南平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农村

    描述: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平市级51位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研究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现状折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 关于设立浦江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思考与研究

    作者: 吴祺雷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必要性与对策 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保护区

    描述: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如地区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由此构成文化生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非遗文化的完整性,我国专门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本文就从"文化生态保护区"角度对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研究,试图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 浅析湘西州凤凰纸扎工艺及传承创新 ——以狮子头为例

    作者: 赵彤彤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创新性 工艺及传承 凤凰纸扎

    描述: 凤凰纸扎是湘西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复杂,不论造型还是颜色都融合了当地特色,纸扎工艺的主要原料是竹片、篾丝、木棍,将这些原料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等形象,是当地婚丧嫁娶、过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凤凰纸扎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受到了冲击,面临着失传的困境,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通过现代科技与方法来保护传统手工艺,通过互联网展示非遗产品的独特魅力,才能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并传承下去。

  • 中国传统舞蹈发展论坛纪实

    作者: 王洁琼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发展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大常委 中国 纪实 传统舞蹈 十一届全国人大

    描述: 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准中国加入该"公约";2011年2月25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常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一法既出,应者云集。除了举办各类展演展览与讲座活动外,各地纷纷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北京舞蹈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鼎力支持,此外,还在湖北、广西、河南、贵州、湖南、山东、四川及西藏、湖南湘西土家族苗

  • 新时代背景下潮汕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作者: 杨润桂,陈刚,许娜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潮汕 民俗类 保护

    描述: 潮汕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蕴深厚,拥有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陶瓷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多项,另外还有品类繁多的省市级非遗。本项目围绕潮汕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潮汕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发展现状,基于对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础上,充分开发其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推动其传承与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大运河沧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译介研究*

    作者: 曹舒婷,王海涛,于靖,刘广月 出版日期:2020-06-01 出版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介 对外传播

    描述: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不断推进,大运河沧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逐步提上了日程.以"译介学"为视角,分析了"非遗"对外传播的译介现状并进行了译介分析,通过整合人才、媒体融合等形式,以期丰富沧州"非遗"对外传播的译介形式,提高对外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