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论21世纪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是二十一世纪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文献综述的基本分析视角,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进一步了解到国内外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的策略探讨 2020-06-01

    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根源所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累,铸就了国家历史的辉煌,其中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长河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我们不断的向前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人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忽视,导致了非遗文化现在堪忧的处境,而且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现在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非遗文化不仅仅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保护,更加需要全国人民的努力,这样才能将非遗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

  • 残疾人非遗就业可行性探究 2020-06-01

    残疾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谋生手段在当今社会已逐渐形成一种就业现象。残疾人+非遗的结合,既能缓解残疾人就业率低、就业层次不高等问题,又能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的发展,减轻社会双重负担,且在融合实践的过程中能各取所需,达成双赢局面。目前,国内残疾人非遗就业与剪纸、刺绣等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合作紧密,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社会价值的产业模式,这给国内残疾人就业的困境带来了新的思路,同时也给非遗的传承带来的新的方向。

  • 湖南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西汉古墓、三国吴简、南方长城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拥有数量众多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湖南传统音乐类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保护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阐述,分析总结湖南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发展的现状,探讨其保护的优化路径,使其适应文化全球化与现代文化的消费需求,并为促进其他地区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 城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挑战与机遇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镇化建设并不存在必然的对立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可以为城市现代化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张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城镇化建设亦可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使其获得前所未有的生存空间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对尚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的中国而言,如何使非遗保护和城市化建设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势,既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更是一个推动国家经济和文化进一步繁荣的工作路径。

  •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有效保护 2020-06-01

    吉林市拥有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近年来政府和非遗管理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诸多工作。但在传承人管理上,还存在着传承人后继无人、缺乏活动经费和场所、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传承人后续教育和培训不均衡等问题。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是非遗能否传承的关键。为实现传承人有效传承,吉林市需要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拓宽传承方式,扩大传承人的社会影响力;构建多方位的传承渠道;建立健全传承人社会保障体系;开展传承人口述史抢救和数字化保存工作;加强传承人培训和场所建设,充分发挥传承人在非遗传承、创新上的作用。

  • 继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与利用 2020-06-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理念近年来,我国积极贯彻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我国国情和非遗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基本方针、原则、理念,并指导了我国非遗保护政策法规、名录体系、传统工艺振兴、抢救性记录、传承人群研培等工作实践。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处理好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切忌损毁非遗核心价值和表现形式,滥用开发非遗,切忌非遗产业化。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2020-06-01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一直是我国文化发展中比较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在新的发展环境和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重点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这其中涉及到如何将非物质文化资源建立起一个专门的资源数据库,如何利用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宣传和传播,如何将数字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及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进程,提高公众的非遗保护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