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2020-06-01
通过调查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概况,论述了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面临非遗项目难觅传人、部分非遗项目本身因循守旧、公众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不髙、相关部门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全球化的冲击等困境
-
文旅融合背景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当前,文旅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重庆市非遗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梳理了重庆市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见建议,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融合发展
-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创意衍生品发展现状——以天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为例 2020-06-01
民间美术是民族瑰宝,它的生存与消亡是亟需思考解决的时代课题。天津是民间美术一方热土,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就有杨柳青木版水印年画和泥人张彩塑。近年来,这两个非遗项目在继承与发展中多有探索,其中民间美术创意衍生品的设计推广无疑是最具突破性和卓有成效的方式。作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两个非遗项目在创意衍生品造型、种类、特色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
浅谈县级文化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举措 2020-06-01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举世瞩目的非物质及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境内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更是炎黄子孙的历史、文化、精神财富。所以,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做好非物质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级文化馆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是它自身的功能所在。县级文化馆如何好传承、保护非遗工作,将是本文中探讨的问题。
-
非遗视野下粤北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新时期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实践中为了扩大粤北瑶族民歌影响范围,更好地展出其独有的特色,则需要对与之相关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并将具体的研究工作落实到位,促使瑶族民歌能够保留下去,避免其潜在应用价值、非遗保护效果等受到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非遗视野下粤北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系统阐述,以便实现其长效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民自发性保护的重要性 2020-06-01
我国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往往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术界参与提供理论和政策研究,新闻界、商界参与提供舆论和资金的支持,民众相对于其他各界往往是被忽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探讨民众自发性保护以及教育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性,以期引出由全民保护到全民自发性保护的一些思考。
-
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包括传统手工艺、戏剧、舞蹈等。非遗保护势在必行,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今在新媒体时代下,非遗实现数字化的保护,已经不再是梦想。本文就传统非遗保护形式进行阐述,对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保护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实现方式,旨在探讨非遗的保护方法,以及非遗创新工作的开展形式,促进非遗保护全民化的实现,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
新时代非遗传承保护之思考 2020-06-01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文化现象被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具象体现成为近年的热门话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非遗迎来了保护与发展的新机遇。文章以田野调查实例分析非遗的境遇,提出传承者与保护者两大主体应注意的方法,并对非遗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