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以怀化通道地区为例 2020-06-01
本文在湖南省怀化通道地区范围内,以传统美术、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来调查研究生产性保护手段在这个地区的应用情况,让生产者、 销售者出来发声,让一线的保护者来说出生产性保护手段的利与弊.基于此,本课题组成员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课题调研,以期了解贫困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现状,收集典型案例.
-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助力新时代地区发展——以鞍山市为例 2020-06-01
非遗承载了一个地区历史文化传统,不仅凝聚本地区文化精神,更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补充,是繁荣区域经济社会的助推器。在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和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依据不同类别,拓宽多种保护传承方式。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发挥非遗的精神价值,丰富市民的精神家园。
-
“大数据”下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旅游开发竞相出台,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赣北非遗资源受到极大威胁。如何既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完整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学界一直认真思考并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大数据和非遗保护联系密切,本文试图在大数据视域下探讨赣北非遗资源保护策略和措施。
-
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是政府支持非遗发展的经济手段,绩效审计则是评价专项资金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的有效方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缺乏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审计对象评价指标又缺乏应变性,特别是针对非遗保护这种高度复杂审计对象,常规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在指标构成、评价维度、权重设计上均存在不足。因此,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新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推进当前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浅析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经济的不断发展,给群众的文化意识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开展的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开始为人们所熟知,文化馆凭借特有的优势,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占据着难以被替代的位置.文章首先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在保护、传承非遗的过程中文化馆起到的作用,例如,培训辅导、宣传教育,接下来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文化馆所适用的工作手段,例如,提高人员素质、形成保护和传承意识等,供相关人员参考.
-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文章分析了河北省当前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现状,指出河北省非遗保护及开发存在的品牌力度不足、内涵(本真性)破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中的侵权等问题。文章根据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提出制定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保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路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丰富人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0-06-01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少数民族"非遗"相关概念、贵州少数民族"非遗"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贵州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着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
渝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像档案保护对策研究 2020-06-01
渝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像档案保护对策有摸清家底,按非遗项目分类建档、资金到位,提供保护的物质基础、配备人员,按标准对其进行管理、随时检查,及时发现管理中问题等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