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多的创新突破,而与群众文化工作的结合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方向,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的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为此,本文对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应对策略

  • 非遗视域下的南昌县锣鼓十八番民间文化挖掘与保护 2020-06-01

    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与繁荣,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有关国家软实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我国县级地区的人文历史,在这种保护非遗的国家政策盛行的背景下,应该努力把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互融合的机会。本文以南昌县锣鼓十八番为例,从探讨南昌县锣鼓十八番的形式与特点入手,着重说明了如何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与保护,这对实现我国文化强国的目标,使社会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淮海戏传承现状考察 2020-06-01

    淮海戏是流传于淮海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淮海戏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须及时发现并解决,才能使传承与保护工作开展得更具全面性、有效性、长久性。本文以淮海戏为研究对象,从专业剧团、学校教育、民间业余剧团三个方面对其传承现状进行考察,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和合理化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及利用模式研究 ——以西宁市及海东市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不可再生性等特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仍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分析及利用模式为研究对象,以青海省西宁市及海东市为例,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提出相关建议。

  • 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在京开幕 2020-06-01

    日前,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在北京798艺术中心开幕。此次成果展全面展示自2016年项目升级以来,创新基地在致力于中国非遗保护的创新转化

  • 潍坊“非遗合伙人计划”为非遗赋能 2020-0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既面临着竞争又承受着压力,如何使曾经广受欢迎的非遗项目既能传承好保护好,又能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了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巨大挑战和机遇。潍坊作为鲁东明珠,历史文化底蕴

  • 浅析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发展 2020-06-01

    安康市位于陕西最南端,地处“秦头楚尾”,是陕、川、鄂、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汉江由西向东横贯而过,构成了“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安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丰富,涵盖面较广。本文以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例,从非遗保护工作现状概况、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方法和成效、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等方面,浅析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发展

  • 关于当代中国传统非遗表现形式研究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应当融入生活,结合当代审美。在整体型保护上,打破各类传统非遗单一的表现形式,结合各类传统非遗特色,融入现代新中式美学,衍生适合当代非遗快速生产并已大众化低龄化可推广的装饰产品。重新把独立非遗个体形成具有中国灵魂的非遗多样性特色产品。为研发非遗跨界合作文创装饰产品,深入学习并拜访各类非遗传人,分析当前非遗纯在形式现状,研究其新形式新策略低成本快工时的非遗文化衍生品,具有实践意义,保护意义,民族意义,地区特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