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 2020-06-01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祖先留下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遗产已经和我们的生活逐渐远去,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性保护。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特点进行分析,探求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并结合当前现状为进一步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全面性提升给出建议和策略。
-
文化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它不但体现出一个民族所呈现的思想认知,同时也体现出民族信仰以及多种文化精神,有着很高的继承价值.各文化机构需要做好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将非遗保护作为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并且将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开展,这样能够让更多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文化馆作为一项基层文化事业机构必须要在日常工作中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本文主要分析文化馆如何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研究 2020-06-01
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作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力量,而非遗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人的保护。当前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不够,众多传承人生活水平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认同感较低。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
如何更好地开展非遗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建设研究 2020-06-01
在中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仅留下丰富的历史文物,近年来各地区发现的非遗也逐渐增多。与文物不同,非遗主要是由传承人世代相传的,为使更多的非遗传承保留下来,政府针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定一系列保证机制。只有做好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保护、扶持工作,使传承人能够充分履行责任,发挥作用,同时着力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传承机制,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
目的·方式·方向——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 2020-06-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记录是一项基础工作,记录指的是完整考察某项有关文化,并维持更新动态,将这一发展变迁过程记录入库。构建非遗名录应能进能出,抓大放小,对于一些非遗项目没有太大价值,或是无法进行活态传承实践,不应该强行传承。可通过博物馆物质化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只是保护民间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民间艺术,这些都应转化创新面向市场,有效结合当下的应用场景以及人们审美需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对于其传承环境和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影像记录是非遗传承和保护的主要方式,在新的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从而可创新影像记录形式,能够完善非遗记录、传承和保护手段。
-
广东非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肇庆市端砚文化为例 2020-06-01
非遗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体验时代发展的今天,非遗文化与旅游发展需求都在发生看转变,更需要对非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使非遗文化与现代人们的文化需求更好结合,促进非遗文化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端观文化作为广东肖肇庆市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肇庆市端观文化为例,借助“互联网+文旅IP”的模式,实现非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促进当地发展。
-
民俗类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路径探索 2020-06-01
民俗类非遗是非遗项目中极具特色的一类,它根植于民间沃土,是民族的根与魂。它体现了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服饰特点等,保护传承好民俗文化是其他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贵阳市乌当区石头寨苗族跳场为例,探索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
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及应用研究 2020-06-01
在悠久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许多值得永久传承和保护的技艺,非物 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那些具有特定形态的文化遗产有很大区别,其中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外在形态,它是一门可以传承的技艺,是值得人类永久保护的珍贵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代代 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它能够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存在于人们内心,是活的文化瑰宝,是一个民族最为传统和悠久的民族记忆和财富, 因此,如何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便成为了当代重点研究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十分重要,就如保护物 质文化遗产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一样,一旦忽视或者懈怠,势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非遗数 字化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