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立足传承保护 走向现代审美——壮剧《牵云崖》排演的美学价值 2020-06-01

    2006年6月,壮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成为壮剧“非遗”的传承基地,壮剧艺术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一个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乃至对一个剧种传承发展的研究,有赖于该剧种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戏剧作品,只有在不断的排演创作的“活体”践行中,才有可能真正深化对该剧种本体的认识,走出一条承袭传统、探求新杼、积累经验、固本求新之路。广西戏剧院壮剧团自2006年进

  • 关于设立浦江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思考与研究 2020-06-01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如地区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由此构成文化生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非遗文化的完整性,我国专门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本文就从"文化生态保护区"角度对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研究,试图给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2020-06-01

    湘西州全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靠北的位置,境内的人口绝大多数都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除了形成极具民族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外,也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有一部分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护,但是有较多的文化遗产没有受到完整的保护,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从知识产权自身的特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来看,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将湘西州的非遗资源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笔者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产权知识,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探究如何对湘西州内的非遗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以期对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 设计驱动下的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以龙泉青瓷为例 2020-06-01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龙泉青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振兴龙泉乡村。文章提出用设计驱动非遗传承发展,借用设计,从制作方法、时代性、地域特征入手。得出了一套设计流程作为参考。该方法可以作为参考,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

  • 武陵山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 2020-06-01

    武陵山区处于我国华南中部,是一个拥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的地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武陵山区的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民族音乐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意义,其次阐述武陵山区民族音乐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举措并作出总结。

  • 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2020-06-01

    随我国经济全方位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也开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发展中正面临一些困境。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非遗传承人数量不足、非遗技能的传承发展系统性较差,这些问题都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困难重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意识、技术和规划,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质量,文章在分析当前非遗传承人培养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策略,旨在为我国非遗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 基于用户角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研究 2020-06-01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保护,力图找到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商业化开发中保持自身特色和传统同时,又受到市场欢迎的方法和工具。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传承需求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和传承需求的创新设计思路和工具。用户角色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特征转化和创新传承中的个性需要,能够从内涵、体验和市场等各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指导。通过构建目标群体和非遗传承人的角色,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以及市场需求、用户特征,用户角色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将非遗文化的精髓与人们的生活需求连接起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可以保持自身特征又能够成功进入消费市场,从而实现在新的时代延续保持自身的生命力。

  • 文化地图测绘:理念、方法与实践——城市历史街区等活态遗产地保护的工具 2020-06-01

    本文聚焦于对文化地图测绘的理念、内涵的介绍和阐释,分析其在城市历史街区等活态遗产地的保护中,尤其是在非物质要素可视化方面可发挥的作用,以及其对上海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可以做出的贡献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力求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了解这一遗产保护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