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试从文化生态视角探讨非遗保护问题 2020-06-01

    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延续、发展,其最根本的动力之源就是文化,但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其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导致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开始走向失落。由于传统文化形式对于外部环境的依存度相对较高,且传统文化的生存和传承能力较为薄弱,这就决定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注重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等进行完善,保障在原有的环境背景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本文就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对非遗保护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 地方高校与传承人家庭协同参与下的凤翔泥塑传承研究 2020-06-01

    非遗活态保护的关键在于为传承人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陕西省凤翔县六营村的彩绘泥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代际传承的困境。本文从凤翔泥塑发展概况入手,剖析泥塑家族代际传承中的问题,探讨凤翔泥塑家族传承人与地方高校协同参与下的传承模式,寻求凤翔泥塑活态传承和生产性保护的可行性路径。

  • 贵州苗族非遗舞蹈生产性保护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0-06-01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苗族很多文化既面临着国家推进"非遗"保护力度的有利政策环境,也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的严峻形势,尤其随着被汉化、同化的情况加深,苗族文化随时面临着消亡的形势,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及传承下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以贵州苗族非遗舞蹈为例,对该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 关于“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的几点可行性建议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包含了各地区、各民族所保存、流传下来的舞蹈,它记录了各地区、各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劳动等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来源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紧贴人民的生活,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个性特点及审美习惯.大部分"非遗"舞蹈是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得以延续,少数则有其相应的文字、图谱等资料的记载.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正遭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呼吁大家,放下手机,走出家门,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去保护、去传承我国"非遗"舞蹈文化.

  • 浅谈攀枝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 2020-06-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民族文化意识逐渐觉醒,国家和社会对于文化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文化兴国战略逐渐被提升日常。在文化保护方面,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大力的措施,对于挽救一部分非遗文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家正在重点地区进行非遗保护,保证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能够延续。本文将针对攀枝花非遗的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开发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市非遗保护力度,让中华文明灿烂世界,让人类文明世界共享。

  •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对策探析 2020-06-01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完善法律制度、拓宽知识产权范围的立法层面,从引入“判例”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的司法层面,从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加强宣传教育的实践层面,构建起了较为完备有效的非遗法律保护体系,供业内人士参考。

  • 城镇化进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究 2020-06-01

    不管是确定非遗保护和城镇化同行的主题日还是出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都比以前更突出城镇化建设与非遗保护的协同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重要课题.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火热,各地的非遗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进而也引发了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以下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