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维吾尔喀群赛乃姆的传承与保护 2020-06-01
新疆莎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在乐舞方面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三类,分别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维吾尔喀群赛乃姆、乌孜别克艾希莱·叶莱。其中,维吾尔喀群赛乃姆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一部分。莎车县为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喀群乡地处昆仑山脚下、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因而喀群赛乃姆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交汇及碰撞中,其乐舞具有鲜明的兼容并包的多样性特点。由于喀群赛乃姆是当地特有的传统乐舞艺术,因此,对其的传承与保护一直是莎车县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亦面临不少困难和新的挑战。本文为本刊记者对新疆喀什莎车县的“非遗”保护方面负责人曹晓康和依力哈木·热依木的专访。
-
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反射着历史的光芒与荣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非遗领域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将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为研究对象,从推进数字化建设、搭建展示合作平台、提升民众保护意识等几个环节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助力。
-
智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法律对中国的启示 2020-06-01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探讨和总结智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策和法律方面的优秀经验,为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相关的启示和参考。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智利深刻意识到“文化多样性”是其基本国情,并以认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以维护和丰富文化多样性为宗旨,开展了跨地域合作的实践项目,这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初起该国开始设立专门机构、颁布专门法律来保障该进程的平稳推进,非遗保护呈现出“一点统筹、多点协同、全民参与”之势,立法在不断完善并与时俱进。这也启示我们在加强政府领导和资助的同时,应当鼓励民间团体和高校在非遗保护和科研领域的参与,并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相关立法体系,为非遗保护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中国作为拥有最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应当在全球非遗保护中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智利非遗保护的政策法律经验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
-
“非遗”河南坠子艺术特色及传承保护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作为河南地方戏发展至今,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艺术表现方面,河南坠子的音调、唱腔流派都展露出鲜明的程式化艺术特征。在河南坠子传承的过程中,在新时代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保护这一濒危剧种迫在眉睫。本文将以河南坠子的艺术特征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其深处的文化魅力,讨论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对“非遗”河南坠子进行传承保护。
-
当前“非遗”保护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与研究是近些年来兴起的应用型专业。作为一个发展尚未成熟的学科,其在理论知识与方法内容方面比较缺乏完善化。如何建构完善的"非遗"保护研究方法与理论,俨然成为了当前"非遗"保护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此,本文主要结合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及艺术人类学的相关方法论,对非遗保护研究进行深入探索,旨在提升我国"非遗"保护研究的水平。
-
保护“非遗”留住乡愁 2020-06-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挖掘、保护、宣传和利用非遗资源,提升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加强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
-
浅议农村"非遗"保护中县乡文化馆(站)的作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具备鲜明的民族个性与审美观念.对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来讲,县乡文化馆(站)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举例简析农村"非遗"保护中县乡文化馆(站)的作用,并提出个人见解.
-
非遗保护与传承视野中的高密扑灰年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我国有着广发的分布,其中的传统手工艺更是不胜枚举,山东的民间工艺制作品类繁多,高密扑灰年画就是较早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间技艺。研究高密扑灰年画制作工艺与当代发展对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