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95 条数据
-
技艺宝藏 2020-06-01
如果说闻名遐迩的"国家宝藏"是有形至尊,那么非遗"技艺宝藏"就是无形的瑰宝,二者同样珍贵无比。中国历史悠久,境内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尤以传统手工技艺广泛渗透于世代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如刺绣、贝雕、剪纸、织锦、制瓷、雕漆、泥塑等,其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尊重。但是,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
成都市刘江竹编技能大师工作室 ——“以竹作画”技艺精湛 “刘氏竹编”独树一帜 2020-06-01
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竹编是成都重要城市名片之一。成都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竹工艺大师刘嘉峰先生主持创立,其传承人是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江。多年来,刘嘉峰之子刘江致力于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将传统竹编技术与时尚现代生活结合,不但研究开发生产出了大批新款竹编工艺品,还多次进入学校、社区进行竹
-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在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中的意义 2020-06-01
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在这些独具异彩的民族文化生态中,彰显着民族文化迥然不同的活力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使贵州文化生态的价值不断被人们所认识。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体现了非遗要在其生存语境中传承的理念,它可以使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得到整体性保护和集中展示,并获得文化生态方面的立法保护,促进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民族手工技艺传承的完整性、有机性和应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右江麽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模式探讨 2020-06-01
本文分析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的发展背景及其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论述现代学徒制下培养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优势和途径,提出转变学生观念、给年轻传承人提供助学金、培养创意人才、开发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等做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右江麽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模式探讨 2020-06-01
本文分析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的发展背景及其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论述现代学徒制下培养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优势和途径,提出转变学生观念、给年轻传承人提供助学金、培养创意人才、开发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等做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铁画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20-06-0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发展及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挑战,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难题。围绕非遗技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个总目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系统挖掘整理非遗资源,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的理论知识学习,名匠大师传授技能技艺和企业真实项目为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
-
致敬传统文化 寻找传承力量 ——走近民族非遗传承人(一)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说,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
-
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系列活动举办 2020-06-01
近日,杭州市举办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活动开幕式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文化广场举行,琵琶《淮阴平楚》、昆曲《游园》、绍剧《美猴王》等节目精彩上演。本月,全市各地将举办共计六十余场非遗文化活动。杭州雕版印刷技艺、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等非遗传统技艺亮相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城区“风景这边独好——上城非遗之旅”在南宋皇城小镇打造深度体验式非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