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4)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4)

共检索到 24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责任浅析 2020-06-01

    五千年文明为我们国家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我国可以称得上是文化大国,但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没有被很好地保护和利用起来,难以像历史上一样对全世界产生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我国现在难以称得上"文化强国"。国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是国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随着各级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整个社会对非遗保护的成效也要求得越来越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资料的简单收集已经远远不够。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从多个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保护。

  • 艺术家个人艺术档案的抢救和保护 2020-06-01

    优秀舞台表演艺术家的个人艺术档案是其毕生的创造和积累,对该剧种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非遗类优秀表演艺术家个人艺术档案的抢救和保护自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吴双艺艺术档案展"的策展过程,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一些探索途径。

  • 浅谈影像记录对“非遗”抢救保护的重要性 ——以苏州制扇为例 2020-06-01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重视和保护,对于即将消失的技艺和传承手法,如何保护记录使其传承下去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好的影像记录手法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尤其重要,如何真实、清晰、流畅地记录"非遗"制作过程也值得深思。本文对影像记录在抢救保护"非遗苏州制扇"过程中的重要性做了分析探讨。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浅析 2020-06-01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下简称国家级传承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持有者、掌握者和践行者,具有公认的影响力和从业水平,是他们所持有或掌握的该项非遗项目得以存续的关键所在。对这一群体的保护尤其是对年迈体弱的老艺人的抢救性保护就是对该非遗项目所采取的最主要的保护措施,他们的身体、智慧、职责、爱岗敬业程度直接关系着这些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生死存亡。本文从国家着手开始实施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背景、意义、目的等方面出发,浅析此项工作。

  • 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 ——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得以延续的重要要素;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三个文献片和一个综述片的制作。这些作品具有地方性与历史性并存、学术性与完整性并行、艺术性与原生性并举等显著特征。通过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的影像记录,使传承人的珍贵"技—忆"得以长久留存,有助于其多样性传承和传播。

  • 非遗影像记录若干问题探讨 2020-06-01

    以数字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三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片,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非遗纪录片,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文献片和综述片系列。三种类型虽各有专攻,但以视听语言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根本特征。

  • 米市巷街道口述非遗史“抢救性工程”进行时 2020-06-01

    近日,米市巷街道两位市级非遗传承人参与了拱墅区区级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作,成为全区首批12位完成影像拍摄的高龄非遗人. 这项口诉史记录工作,被称为"抢救性记录工程",用于研究运河两岸的传统文化,能够直观、客观、形象地将运河两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确定"的形式保存下来.

  •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2020-06-01

    通过调查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概况,论述了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面临非遗项目难觅传人、部分非遗项目本身因循守旧、公众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不髙、相关部门宣传和保护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全球化的冲击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