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汉文化美育课程资源传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06-01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2500多年的建成史,有着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特色地域资源可以开发成美育课程资源。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开发系列汉文化美育资源课程、评价体系,创新美术学科的教学实践,整合汉文化艺术资源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美育教育树立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离不开教育,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自信,探索出非遗保护项目进学校新思路,强化成果承载的美育的重要功能。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法” 中“正”文化呈现及其现实意义* 2020-06-01

    2008年,"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19年,平乐郭氏正骨法与太极拳、豫剧共同入选河南省仅有的三项全国非遗保护实践优秀案例,并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医药类非遗保护优秀案例,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的项目保护单位,在"正"文化的方案制定、项目展示、品牌塑造、宣传推广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平乐郭氏正骨法"文化阵地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 佛山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前瞻 2020-06-01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有“文化IP+再创作+发行推广”、“非遗核心资源+产业链横向扩展”、“非遗文化要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种模式.作为中国南派武术发祥地及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佛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在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品牌建设滞后、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参与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可从“传承人+生产性保护基地+X”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活动提升品牌效益、加强核心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现代服务业、重振传统武术影视产业、构建“1+N”非遗创意产业集群等途径,推动地方传统体育非遗创意产业有效发展

  • 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 创造健康生活方式之中医药防疫——碑林非遗中医药校园行 2020-06-01

    5月19日下午,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碑林区文化馆、碑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太和医室博物馆承办的创造健康生活方式之中医药防疫——碑林非遗中医药校园行活动在东厅门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省级非遗项目姚氏太和医室诊疗代表性传承人姚蕤

  •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危机和传承策略 ——以民俗为例 2020-06-01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的44项民俗类项目承载着不同群体世代相传的文化脉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这些民俗类项目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现代化带来的危机。本文从河南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出发,探究原生态环境破坏、多元文化形式冲击以及人们价值观念转变给这些非遗项目造成的威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化危机的策略,以期推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 “非遗”保护下丹徒田歌文化传承的多维思考 2020-06-01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滋养出的丹徒田歌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歌谣。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徒田歌引入教育的实践体验,在历史与现实的双向对话中,对社会化非遗传承进行多层面的理性思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发展历程 2020-06-01

    该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保护传承的历史与现状、保护的理念与原则,希望通过宣传与教育,让非遗保护工作不断进行下去。

  • 保护非遗,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永不断流 2020-06-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这其中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财富。可以说,如果没有非遗的话,我们的文化就会断流,我们的社会发展就会滞后。由此可见,能不能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究竟该如何有效保护“非遗”?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非遗”保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保护传承人,也就是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