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01
本文系统分析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本单位在非遗档案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措施,最后就如何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路径 2020-06-01
中医药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医药学体系之一,是历史传承中的无价之宝,其遗传资源、制作技艺等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施行,延续了知识产权保护这一重要工具。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协同,保障和促进了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但梳理当前我国对中医药保护的现状,中医药的非遗认知度、专利申请积极性、商业秘密保护严谨性以及中医药的技术传承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这并未完全达到对于中医药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立法目的。文章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提出制定中医药特殊保护制度、协调权利冲突、加强传承以及明确监管等解决路径,剖析原因,以期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探析——以上海为例 2020-06-01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来说,一方面,前者极具旅游开发的价值和条件,有着较大的旅游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后者也为前者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和市场平台,为其活态传承带来了新的动力和生机。本文以上海为例,对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非遗保护和开发的有机结合:①要加大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力度,重构和拓展旅游开发模式;②要关注旅游市场的培育,使之成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和发展动力;③要建立以传承人为核心的活态保护体系,实现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
茶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未来 ——以潮汕工夫茶为例 2020-06-01
茶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茶叶的加工制作技艺和茶叶饮用方式民俗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通过以潮汕工夫茶为案例的考察,分析茶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解析"非遗"在数字化时代生活方式冲击下的应对策略,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几点展望。
-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意义 2020-06-01
文章概述云南滇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本情况及文化旅游现状,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建议。文化和旅游融合,是一个集地方地理文化、人文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医学文化等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旅游,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密不可分。非遗融入旅游,对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
艺术家个人艺术档案的抢救和保护 2020-06-01
优秀舞台表演艺术家的个人艺术档案是其毕生的创造和积累,对该剧种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非遗类优秀表演艺术家个人艺术档案的抢救和保护自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吴双艺艺术档案展"的策展过程,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一些探索途径。
-
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价值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非遗的传播价值是非遗传播的重要方面,可以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促进非遗文化的多样性。理清非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价值,从而打通传播渠道,让非遗的传承具备更多可能性。
-
鲁西明珠 ——张秋木版年画 2020-06-01
木版年画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除了具有基本的美化环境与装饰的审美价值外,还具有迎新接福、祛凶辟邪等人文价值。张秋木版年画作为鲁西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曾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繁荣的商品经济环境一步步发展并走向繁盛。近代以来,张秋木版年画受客观环境影响几乎面临着灭顶之灾。上世纪70年代末,张秋木版年画重新引起当地非遗传承人的重视,并得到有关方面的保护与支持,先后被录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的技艺重新焕发璀璨的光辉。她的发展轨迹足以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优秀的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我们应当自觉地保护、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