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学校园的路径研究 ——基于怀化市部分中学初中生调查结果 2020-06-01

    怀化市初中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普遍比较喜爱当地的非遗,文化的认同感较强且参与保护的意识较高,但是认知普遍有待加强。该文提出以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为切入点,以课堂为载体,开发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将非遗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同时提出应加强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支持作用。

  • 从大学生视角看待非遗“活”起来 2020-06-01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于近几年成为热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受这一文化浪潮冲击与影响,而现有的许多传承与保护方式无法真正的做到非遗保护全覆盖、公民意识全覆盖、创新方法全覆盖等,基于项目的研究以及平台的创立,本文将以大学生项目负责人第一人称视角探讨非遗"活"起来中的新形势与新要素.

  • 基于SWOT分析的皖北非遗项目产业化战略导向 ——以民间布艺为例 2020-06-01

    皖北民间布艺作为安徽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包括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香包、挂件、肚兜和儿童服装等内容。这类非遗项目依靠言传身教的方式来继承和发展,受到产业地域分散、培养模式陈旧和时代创新不足等局限,一度处于后继乏人甚至"人亡艺息"的传承困境。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从非遗项目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维度分析皖北民间布艺产业化的可行性,着重就其传承与保护的战略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以充分发挥优势条件,克服弱势条件,利用机会条件,化解威胁条件为出发点,提出皖北非遗项目产业化的策略和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创作策略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中华儿女应该担负起保护和传承的责任。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创作成为了主要的传承手段,它能通过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媒介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的人认识、熟知,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了一个优良的平台。本文主要针对非遗纪录片的创造策略做了简单的研究,以期通过优良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使非遗既能展现其艺术价值,又能融入到人们的文化喜好中,达到永久的传承。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2020-06-01

    广西境内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是该地区宝贵的文化资产。截止到目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就达49项,这些项目文化内容覆盖面广,民族特色浓郁,其名称翻译有一定的难度,但鲜少有相关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非遗名称英译原则与方法的探讨,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研究及本地区非遗的对外传播。

  • 高校视野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创产品研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日常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大势所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现阶段国内的非遗教学中的发展重点在于宣传和保护,从而忽略了非遗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经济价值,在教学中进行文化产品开发研究,将非遗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创有效进行融合创新,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更好的得到活态传承保护

  • 困境中“回归”:“非遗”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研究 2020-06-0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沉淀的历史结晶。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国家和各地区在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经验各具特色。然而,民族传统体育开发中面临政府主导力不够、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群众保护意识淡薄等现实挑战。基于“非遗”视角,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国家政策提高有力保障、重构传统文化空间以及培养科学正确的文化心态。

  • 乡村振兴战略下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济开发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宁波作为国家重要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区之一,有着丰富的非遗旅游开发资源。本文通过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及优缺点作探讨,可以为其它地方"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