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利用非遗文化资源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面临的一大命题。文章分析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提出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从师承到研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变化 2020-06-01

    伴随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非遗传承的关注,非遗传承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传承人进高校是近年来针对非遗传承人群的新举措。文章主要以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来探讨新传承方式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以怀化通道地区为例 2020-06-01

    本文在湖南省怀化通道地区范围内,以传统美术、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来调查研究生产性保护手段在这个地区的应用情况,让生产者、 销售者出来发声,让一线的保护者来说出生产性保护手段的利与弊.基于此,本课题组成员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课题调研,以期了解贫困地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现状,收集典型案例.

  • 提升福建自贸区闽台非遗旅游顾客满意度的对策分析 2020-06-01

    福建自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优势,其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采用问卷法针对福建自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旅游期望与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各方面的满意度较低。为提高非遗旅游顾客的满意度,福建自贸区应创新营销宣传、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加强顾客体验。

  • 运用区块链技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以下简称“非遗档案”)管理是非遗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遗档案与传统官方档案不同,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非遗档案管理。本文结合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特点,针对非遗档案来源复杂、高度分散、数量大、质量低等特点,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优化方法,有助于解决非遗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个别少数遗产古今中外,举世闻名。改革开放40年,少数民族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进行研究,简单论述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管理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德育路径研究——以海南黎陶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根与魂.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高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大力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格局,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大学生德育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