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75 条数据
-
跨界营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要在保护祖先传统技艺的同时,探索非遗在不同领域之间的嫁接。通过整合产品跨界、渠道跨界等策略,提升非遗的文化内涵和消费体验,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大环境中。
-
基于传承“恭城油茶”非遗文化的中职观光农业经营实训基地建设 2020-06-01
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社会文明,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恭城油茶"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老百姓饮食、养生、生活息息相关。就中职学校观光农业经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打造传承非遗文化标志,提出顺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基地建设项目,通过职业教育体系融合非遗文化,培养标准化非遗技艺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复合主体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过程中,需要建设一个系统性的“复合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复合主体”是由非遗传承人、政府和文化事业机构、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合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些组成主体之间彼此互相依赖、联动互通,具有行动关联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过程中,“复合主体”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利用好地方非遗资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创新。
-
基于小剧场戏曲试论中国非遗剧种的生存发展 2020-06-01
21世纪以来,一批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续被公布。在这些非遗名录中,"传统戏剧"所占比例较大,戏剧项目逾百。由此可见,中国戏曲剧种逐渐被纳入非遗名录当中,可将其冠名为"非遗剧种"。本文结合现有非遗工作状况,以及对小剧场戏曲的实际创作过程,剖析中国非遗剧种之"前世今生"。
-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设计研究 2020-06-01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出发,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体验设计之间的联系。借助信息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设计,并将体验融入非遗文创产品的转化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设计与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保护与传播提供新路径。
-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转化途径研究 ——以滑县木版画为例 2020-06-01
文章旨在探究精准扶贫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转化途径。分析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发展和滑县木版画的地域特点以及艺术特色,再根据此背景分析提出发展非遗旅游文化产业、工业和手工业结合方式生产、进行现代化再设计、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和与新兴科技结合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滑县木版画商业转化的五种途径。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非遗进行符合时代的商业转化有助于形成多赢的局面。
-
非遗项目融入高校民族器乐教育刍议 2020-06-01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全面铺开的今天,高校教育有责任也有能力传承非遗技艺。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文化的传承者,并以此做为教育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传承""创新""研究"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结构,使其环环相扣,培养"传""承""研"三位一体的合格人才。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 2020-06-01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旅游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也就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统一简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就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有效措施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