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9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915)

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赏石艺术出展“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2020-06-01

    2020年10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家非遗保护中心、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市圆满落幕。中国观赏石协会作为"赏石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参展,由济南市小品奇石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承办。活动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全面小康、非遗同行"为主题,突出观赏石非遗属性,线下展厅以小品组合为主,通过观赏石作品展现赏石艺术魅力;线上展览通过推选线下展厅精品石、"赏石艺术"视频宣传片和现场直播的形式交流互动

  • 津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2020-06-01

    天津是我国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有着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注重固态保护,还应关注活态传承。动漫,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形式,担负着传承与传播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文章将从非遗保护的视角来阐述动漫对传承与传播非遗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价值,旨在保护和利用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 冬至节气主题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 2020-06-01

    研学旅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重要传承途径,其课程的开发设计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为例,从非遗的传承视角出发,通过挖掘冬至节气的文化资源价值并结合3~6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别遴选出以"读在冬至""玩在冬至""食在冬至""画在冬至""学在冬至"为主题的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上以情境学习理论和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使整个研学旅行突出"教育+文化+旅游"的特色。

  • 非遗博物馆如何开发高质量文创产品 2020-06-01

    非遗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以展品为基础和参考,综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提取重要文化元素和设计元素,采用优化手段和变形手段完成的创作活动。本文在介绍文创产品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遗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难题,阐明了非遗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科学可行的开发措施,以期有助于提升非遗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

  • 全球传播视角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6-01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圈,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腹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特色突出.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对于推广中原文化,打造河南文化品牌,提升河南文化的全球传播力意义重大.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现状,从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师非遗素养、教学方式手段等多个维度,提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以期创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方式,提升中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 鲁南相氏蓝印花布的保护与传承 ——基于临沂兰陵县大仲村镇小吴宅村的实地调研 2020-06-01

    鲁南相氏蓝印花布有悠久的历史,其图案和制作流程都有较好的保留。即使政府和社会已对相氏蓝印花布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还存在很多漏洞,仍然存在失传的可能。为了避免鲁南相氏蓝印花布成为纸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从传承人、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加强保护。国内有很多保护非遗成功的案例,可以作为鲁南相氏蓝印花布的有益借鉴。

  •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多元化发展路径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旅游的延伸,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开辟了路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条件。本文在分析了重庆市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非遗研学旅游、非遗健康旅游、非遗美食旅游和非遗商务旅游四条非遗旅游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非遗旅游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非遗桦树皮文化表现形式与工艺对比 2020-06-01

    非遗桦树皮文化(以下简称"桦树皮文化")作为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遗存,从文化角度,证实了这些民族在历史上的生活生产状态;从艺术角度,展示了这些北方狩猎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及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桦树皮文化是研究我国北方游猎民族史一块弥足珍贵的"活化石"。文章将集中分析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文化的表现形式并对其工艺进行集中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