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销策略研究_x000d_——以临沭柳编为例 2020-06-01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文明高速发展,带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给传统的优秀文化造成了冲击,而非遗文化的开发和使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沭柳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人才短缺、渠道单一等一系列营销问题.新媒体营销平台为柳编的营销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策略,研究柳编产业的营销模式,提出合理的营销策略并分析其优缺点,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西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阅读资源的思考 2020-06-01
西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少数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挑战。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以广泛传播的阅读资源,对于拓展非遗发展空间、增强非遗功能和效度、达到非遗活态保护和非遗的传承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成都市武侯区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相书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2020-06-01
四川相书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曲艺,主要凭借口技演出来描绘故事的情节。本文聚焦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相书,通过对它的表演形式和演出艺人进行概述,了解其发展过程;参考相关文献资料,阐述四川相书的当代保护现状,即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地位,增强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开展四川相书抢救性保护记录工作;根据当代的保护现状,提出对四川相书的传承策略,即开展传习培训,举行惠民演出,创新曲艺形式,扩大传播范围。四川相书的保护与传承任务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
-
因技艺施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归现代生活 2020-06-01
近年来,凤翔街道办事处在辖区范围选出发展潜能比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资源的再生性,将历史的、静态的、古老的文化资源与当代社会相融合,进行开发、利用、创造,变成现代的、时尚的、融入生活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为古老技艺注入现代设计与审美理念,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根据技艺的发展潜能,实施不同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策略,达到既传承非遗文化,又发展地方经济,同时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实践探索 ——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独特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保护、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建设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性传承基地为载体,通过结对大师、融入专业、活态传承、服务社会4个方面工作,积极开展了民艺讲坛、民艺体验、非遗市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建设等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实践。
-
地方高校如何传承区域非遗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界定为:面临“被各社区、群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是非遗大国,而随着现代生活的演变,传统非遗一方面大受国内外文化消费者的喜爱追捧,一方面又正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传承危机。本文从教育的角度,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后、传承有序的现实途径。希望为读者们带来思考,也带来启迪。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启蒙教育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范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启蒙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应从构建教育主体多元介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体系架构,以及开发多种数字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数字绘本两个角度出发,积极推进非遗启蒙教育的开展。
-
浅谈文化创意设计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文化创意设计作为一种新型发展理念,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通过知识、文化的不断创新与融合,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并且以起独有的特点助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本文从文化创意设计的视角出发,从传统生活方式、文化生产与消费、文化基因三个角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非遗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人们长久以来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的积累。而文化创意从非遗特点以及非遗保护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因素入手,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与改进。文化创意以“创新”为理念,通过全新的设计方式,为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意搭建起了桥梁,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