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9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915)

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浅论非遗视域下中原曲艺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以“非遗有范儿”为例 2020-06-01

    非遗有范儿是华夏非遗馆(中原馆)与河南范军艺术工作室共同打造的非遗活态传承保护演艺项目,旨在依托华夏非遗馆(中原馆)文化氛围浓厚的场馆优势,借助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河南曲艺领军人、非遗有范儿公益传扬人范军的影响力,深耕传统文化,以更加时尚新颖丰富的形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以曲艺为主,又具有时尚感的文化艺术品牌。它由郑州嘉佰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全程运营,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市场化运营的非遗文化展示平台。

  • 媒介融合范式中非遗民族志的应用与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硕果,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至今,非遗保护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如今,非遗保护不再是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原生空间中进行唯其"本真性"深究,如方李莉所说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进入了"非遗保护的3.0层级"(1)。除了传承主体、国家在场、市场机制等保护与传承的动力因素外,如何借助影像视听手段记录和传承非遗文化,是目前非遗保护的重要研究命题。本文重点探讨"媒介融合"研究范式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元素在当代生活文化空间中的应用、传播与再生。

  • “后申遗”时代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进展* 2020-06-01

    “申遗热”浪潮之后,“后申遗”时代来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成为热点。2016年、2018年调查了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建设非遗数据库的进展,文章统计分析其名称、项目数量、项目分类、著录字段等。研究发现:在省级公共图书馆中,非遗数据库建设仍与非遗名录机制联系紧密,但在申遗工作逐渐放缓的情况下,其建设随之延滞;非遗类目划分、数据库著录尚未有统一标准;省级公共图书馆未能参与和打通全面的申遗流程,数字化工作很难匹配“后申遗”时代的转型诉求。

  • 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论手工技艺非遗资源的创造性开发 2020-06-01

    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的内隐性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甚至科学价值。探索手工技艺非遗资源的创造性开发是实现对其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融入时代精神价值的文化自觉。本文立足手工技艺非遗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问题诊断,解释非遗融入时下文化生态的困局,提出从传统与现代共生的视角

  • 太极拳申遗成功,传承从敬畏开始 2020-06-01

    新闻事件: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广泛关注。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即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太极拳申遗成功,意味着太极拳受到的关注度会更高

  • 对传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以北京丰台区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会为例 2020-06-01

    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会是北京丰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生活实用价值以及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传承制度的革新、表演器械的改良、招式动作的创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海外影响力的拓展等进行研究,指出开路会这种传统非遗技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对传统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嘉兴实践 2020-06-01

    紧抓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入实施、禾城文化复兴战略打响三大机遇,实施"五大工程",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嘉兴模式"、非遗开发利用的"嘉兴现象"、非遗融合发展的"嘉兴经验"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为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新生机。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文化之源,也是吴越文化传承地

  • 富平石刻 2020-06-01

    同学们,你们好!我叫秦小非,是咱们《品味多彩非遗》的栏目主持人,也是一个非遗文化的铁杆粉丝。今年,我会带领大家一起遨游在陕西非遗文化的海洋中,学习非遗知识,领略非遗文化。好了,闲话少说,让我们立刻出发吧!大家快看,我们第一站来到了陕西省富平县,这里有一项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平石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项非遗的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