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91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915)

共检索到 2915 条数据

  • 刍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2020-06-0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团体、个人等视为文化遗产并且自发进行各种表演、实践活动形式所借助于使用的实物、工具、文化场所或工艺品等。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一、表现形式和口头传统;二、社会实践或节日活动;三、表演艺术;四、传统的手工艺;五、关于宇宙、自然的知识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的建设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保护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以便更好地促进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稳定发展。

  • “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机制地方法制评述:兼论“非遗法”的反思与完善 2020-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已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相关问题进行地方法制实践。这些地方立法不仅保留了"非遗法"相关规定之精华,同时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些地方法制的做法不仅具有正当性,还具有诸多亮点和启示。为缓解非遗领域不同位阶法律适用冲突以及平衡、协调非遗传承人权利与义务之间关系,"非遗法"应就非遗传承人权利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规定,以最终实现非遗法律体系形式功能与实质功能的统一。

  • 第三届“全国高校( 职业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培训班”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 2020-06-01

    2018年8月11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中传笛声教育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培训班”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0余所高校教师、研究生,10余所相关科研机构人员,诸名传承人,近90名学员齐聚一堂。全国高校(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培训班每2年举办一次,旨在培养一批具备专业学科素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学、研究性人才,是我国非遗教育的重要举措,为全国地方高校培养了一批致力于非遗

  • 一场非遗的盛宴 2020-06-01

    坐下来聊一聊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12月2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在青州市举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有关人员,潍坊市、青州市有关领导,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领导及非遗科(处)长,全省各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分管领导及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同志,以及潍坊市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分管领导及非遗工作者等参加会议。

  • GS1在江西非遗保护及溯源的应用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截至2016年5月底,江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7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48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8名,"非遗"资源居全国前列。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根据非遗保护十

  • 在创新发展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020-06-01

    近年来,兴安盟盟委行署围绕加强兴安文化建设,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性建设工作,实行政策性扶持和生产性保护并举,探索项目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相结合的现实路径,推动全盟非遗文化保护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措施多样化、内容多面化的良好态势,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成功申报了兴安盟、自治区、国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独具特色的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长足保护与发展。同时,盟委行署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着力提高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加强非遗人才培养和文创产品研发,推动兴安盟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专题 2020-06-01

    主持人语:2018年12月8-9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11个国家的13位外国专家和27位国内学者,以大量来自田野的第一手案例为基础,深入交流了“一带一路”各国在实现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经验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里发表的5篇论文均来自此次会议。其中著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专家、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Marc Jacobs结合比利时乡村的非

  • 留下历史存照 助力雄安腾飞——雄安新区音乐类“非遗”系列考察摄录研究工作回溯 2020-06-01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这一地域即将迎来沧桑巨变。为了给巨变之前这一地域的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为文化雄安的建设理清本土文化资源存量,我们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会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市“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雄安新区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对音乐类非遗项目进行了系列考察摄录和研究。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