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73 条数据
-
浅谈“非遗文化传播”的创新性探究 2020-06-01
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一直是近年来大多数学者思考内容及研究方向,郑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在郑州市中原文化会客厅的公益讲座中谈道,"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要人们处理好保护与经营开发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之所以历经千百年仍旧在被传承,那么这一定是可以原汁原味保护的经典。传承人的本职工作,不是创新而是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非遗,一定要将非遗文化的发展分为两类:一类负责传承,一类负责创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独特性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保护好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被别人同化。
-
新媒体时代“非遗”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2020-06-01
对于非物质遗产文化可以简称为非遗文化,非遗文化属于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在目前实施的非遗文化保护领域中,相关部门正在尝试将新媒体手段作为文化传播媒介,搭建新媒体的非遗传播平台。进入新媒体时代,民众对于非遗文化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来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达到明显增强非遗文化传播实效性的目标。
-
新媒体时代"非遗"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2020-06-01
对于非物质遗产文化可以简称为非遗文化,非遗文化属于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在目前实施的非遗文化保护领域中,相关部门正在尝试将新媒体手段作为文化传播媒介,搭建新媒体的非遗传播平台.进入新媒体时代,民众对于非遗文化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来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达到明显增强非遗文化传播实效性的目标.
-
“当代花木兰”华一:华佗五禽戏传承人 2020-06-01
因为传承的是华佗五禽戏,又由于自己是第59代传承人中的本门大师姐,"华一"成了她在武林届的名字。她很喜欢这个名字,因为能时时鞭策自己在非遗传承的路上竭尽所能,创新开拓,让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贴合时代,更亲民接地气,更有时代气息,更利于传播。年轻的人生,因追逐梦想而精彩,因专注传承而丰厚。华一的中国梦就是做一名文武兼备的非遗传承人,践行使命,走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外界再多干扰,都赢不过你的信念
-
让非遗文化在特校职业教育里开出绚烂之花 2020-06-01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我们的关注,在职业教育中发展非物质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特殊教育学校也应重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我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认为把特教职业教育与非遗文化有机结合,将推动特殊教育职业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与吸引力,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终将在特教职业教育中开出绚烂之花
-
浅谈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 2020-06-01
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许多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非遗文化与新时期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为群众文化搭建平台,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互联网+”背景下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创新研究 ——以“粤语讲古”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传承与传播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文章以"粤语讲古"为例,分析其传承现状与传播困境,发现其于当前存有的不足,并基于案例提出构建立体传播渠道、"非遗"进校园、发挥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地方品牌等建议与策略。
-
仪式观理论下非遗短视频文化传播力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中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衰落的状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注入了生命力.本文通过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整合的可行性,提出关于"仪式观"理论下非遗类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进行文化传播的几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