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1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与利用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一项重要环节。新时代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且从加大政府对非遗的投入力度、保护非遗继承人与继承项目、提高全民非遗保护意识和在利用中继承和保护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同时对于今后的能力方向进行了总结与规划。
-
高职艺术设计类“STEAM”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 ——以非遗项目“龙泉青瓷”为例 2020-06-01
探索文化、非遗、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STEAM”的融合创新之路,是目前高职艺术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热点。基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开展高职艺术设计类“STEAM”课程探索。研究认为:多方参与可倡导实际设计能力的拓展;“STEAM”艺术设计实践形成了“三方参与”和“四方评价”系统;源于生活与文化语境的“STEAM”艺术设计实践,将创造出更加符合非遗与传统手工艺特征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传承路径。
-
璀璨非遗 薪火相传——北京市石景山区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纪实 2020-06-01
非遗教育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青少年民族文化自信、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活动,让非遗这颗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学校这片沃土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
以苏州为例谈保护单位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价值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保护单位的保驾护航。保护单位可以对项目发展情况制定保护规划,提供生产传承场所,培养传承人群。本文尝试从苏州市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概况、保护单位履职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保护单位履职的重点任务等方面,做一些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
新春非遗畅享指南 2020-06-01
雪地冰天,红火大年。正值春节、寒假双重假期,小伙伴们,是时候放飞自我、畅享新春的时候了。因为春节,家长们讲究传统;因为寒假,小伙伴们推崇新潮。本刊编辑部的大朋友们倡议大家找到最大公约数——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勿拘室内户外,开动所有感官,拥抱传统,畅享新潮。一份《新春非遗畅享指南》是本刊为大家送上的心意和祝福。
-
珠算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2020-06-01
珠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不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珠协系统对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和认定工作认识不足,且珠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常之少,这不利于珠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及其会员单位应高度重视珠算项目传承人遴选工作,借鉴成功实践经验,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构建同珠算项目特点和传承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
-
因技艺施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归现代生活 2020-06-01
近年来,凤翔街道办事处在辖区范围选出发展潜能比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资源的再生性,将历史的、静态的、古老的文化资源与当代社会相融合,进行开发、利用、创造,变成现代的、时尚的、融入生活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为古老技艺注入现代设计与审美理念,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根据技艺的发展潜能,实施不同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策略,达到既传承非遗文化,又发展地方经济,同时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
继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与利用 2020-06-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理念近年来,我国积极贯彻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根据我国国情和非遗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基本方针、原则、理念,并指导了我国非遗保护政策法规、名录体系、传统工艺振兴、抢救性记录、传承人群研培等工作实践。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处理好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切忌损毁非遗核心价值和表现形式,滥用开发非遗,切忌非遗产业化。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