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与锦州地区经济互动发展 2020-06-01
城市健康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快速发展,而且需要全方位的协同进步,只有各领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才真正能决定一座城市的繁盛兴衰。同时,城市经济建设也离不开与之相应的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的建设,为辽西的协同发展搭建与外界交流的平台,以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以“展望‘十三五’:文化遗产视野平台的做大做强”为年度主题,以解读中国梦和展望“十三五”为线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新发展理念中成为锦州政府的常态化要求,阶段性找出和完善锦州地域非遗事业的发展,建设性地给出非遗领域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是目前锦州良性传承非遗,进入课堂后并与地方经济进行互动的主要问题。
-
谁保护 谁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主体之辨 2020-06-01
2001年,中国昆曲入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与我国发生了实质联系。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随着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深闺走向民众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不断为普通民众知晓,并且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有识之士参与到保护行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因其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等特点引人注目。目前
-
方寸之间显天地 2020-06-01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榄雕”拥有悠久历史。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政班子的支持和团委的领导下,传承非遗文化训练营组建课题组,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就广州榄雕传承现状展开调查并研讨对策,提出了十六条发展对策,包括一项近期规划和一项长期规划。 一、调研背景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调研期间特别来到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并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了解粤剧艺术传承和保护情况。
-
定州市政协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座谈会 2020-06-01
近日,定州市政协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苏月兰主持会议。会上,听取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非遗保护利用工作的介绍,非遗传承人做了典型发言,大家就非遗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近年来,定州市相关部门充分履行职责,加大宣传力度,非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意识进一步增强。
-
蓝田“绝活” ——水会音乐 2020-06-01
非遗是祖先的智慧,是民族的记忆,是文化的传承,是活着的宝藏。今天,小编带您走进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邓印海的世界里,为您讲述他30多年来鲜为人知的非遗故事。蓝田水会音乐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和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带有浓厚的唐代民族传统音乐风格,是千余年来流传在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水陆道
-
对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培训的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云南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培训班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印记符号,它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工作是国家对非遗开展保护的重要体现。非遗传承人群进高校,对高校以及传承人来说不仅仅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以浙师大的2017年暑假的非遗培训班为例,以及对参加培训的学员的回访情况的了解,对非遗保护提出一点思考。
-
非遗传播视角下的媒体功能探索 2020-06-01
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非遗传播的现状,对当下传播媒体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继而从媒体的特性入手,对其在非遗传播中的定位与功能进行探索。
-
广绣校园传承刍议 2020-06-01
广绣是对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随着现代化带来的社会经济转型, 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情操改变, 广绣渐与日常生活脱轨, 成为一门濒危的艺术.2006 年, 广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 "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了保护广绣,推动其重新回归生活, 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广绣知识、 培植后继人才,便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广绣作为一项文化内涵深厚、 技法多样的非遗, 在学校的课程研发中具有极强的知识性、 趣味性和可塑性, 在校园内有着广阔的传承和传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