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634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6349)

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2020-06-01

    本文从内容框架、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简要介绍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建设情况,并通过分析江西省图书馆建设非遗库遇到的困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 传统非遗手工大课堂 2020-06-01

    非物質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做好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传播工作,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精神水平,还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银川韩美林艺术馆“非遗大课堂”每月都会邀请一些国家级、自治区级、银川市级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地向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讲述所涉及到艺术门类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并让其参与制作和演示,在口传心授中零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

  •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GIS技术,国家从级和自治区级两个层面研究367项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聚集分布,喀什地区及伊犁州直属地区呈现高密度聚集,乌鲁木齐及周边次之,东疆分布稀疏的特征。并将新疆世居少数民族非遗旅游产品结构层次分为基础型、发展型、提升型三类旅游开发模式。

  • 非遗: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0-06-01

    赣鄱大地历经岁月的更迭与文化的传承,积淀了众多底蕴丰厚、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它们是赣鄱儿女共同的记忆和历史魂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努力保护非遗的原生环境,引导非遗传承人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一项项非遗“活”起来。

  • 烟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2020-06-01

    9月30日,由烟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烟台市文化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烟台市文化馆美术展厅拉开帷幕。活动历时10天,9月30日开幕式当天有海阳大秧歌、八卦鼓舞、芝罘咯鞭、螳螂拳等项目在市文化中心广场进行展示表演。

  • 遗产与旅游引发的思考——以泰山煎饼为例 2020-06-01

    该文章以泰山煎饼为例,介绍与其相关民风民俗、信仰、文学,指出将其作为旅游民俗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经济文化价值。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泰山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地变迁对泰山煎饼手艺传承造成消极影响,对比之下延伸开来,探讨各方利益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表明自己的对待非遗保护的建议。

  • 2018大世界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举行 2020-06-01

    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2018大世界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国魅力榜(长三角非遗展演项目榜)发布活动在上海大世界举办。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传承人们以专场展演、展示互动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丰盛的非遗大餐。

  • 非遗技艺:从“高阁”走向亲民 2020-06-01

    苏作红木家具制作技艺,是我国首批列入名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每提及苏作红木家具,人们固有印象往往是“古董”“烧钱”,“曲高和寡、难接地气”制约这一技艺的继承发展。面对难题,江苏苏作红木非遗匠人,促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助苏作红木走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