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首创杯”2018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活动启动 2020-06-01
在成功举办"文渊狮城杯"2017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组委会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首创杯"2018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活动。
-
数字多媒体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2020-06-01
现阶段,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并以其独有特性在非遗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告出发,分析出数字多媒体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
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2020-06-01
6月1日,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影视音像中心和中国非遗春晚组委会联合主办、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七周年座谈会暨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行政学院影视音像中心主任王毅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原文化部非遗司司长、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马文辉为会议作总结讲话。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朱小健主持
-
在这里“手把手”传承中华非遗 传统非遗手工大课堂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做好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传播工作,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精神水平,还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银川韩美林艺术馆“非遗大课堂”每月都会邀请一些国家级、自治区级、银川市级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地向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讲述所涉及到艺术门类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并让其参与制作和演示,在口传心授中零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
-
晋系传统炕围画的文化记忆 2020-06-01
炕围画作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是一种区域特色鲜明的室内装饰艺术,其吸收借鉴了壁画、年画、建筑彩绘等相关姊妹艺术.自2008年炕围画入选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学界的关注度依旧不够,并且大半学者基本上都着眼于晋系炕围画的历史溯源、艺术特征及非遗保护等表面现象的研究.虽然对晋系炕围画中的所涉的民间信仰多有谈到,但多半是轻描淡写、空有其表,但是对于晋系炕围画背后所隐含的家族集体记忆与地域身份认同却被疏忽鲜有涉及.因此本文试图运用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来深入解读晋系炕围画,以填补这一理论空白,力图对炕围画的研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
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和"中国俗文学文献数据库"正式上线 2020-06-01
2017年10月29日,由中山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中国俗文学文献数据库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新书发布暨非遗保护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来自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宋俊华教授团队收集的珍藏史料文献,田野调查的图片、笔记与音像,传承人资料以及皮影戏相关的研究专著及论文。目前,数据库共包含非遗项目、史料文献、研究专著、研究论文、影卷、影偶、田野调查图片、田野调查音频、田野调查视频、田野调查笔记、传承人信息等11类资源。
-
文化部非遗司"非遗在社区"在奉贤试点启动 2020-06-01
3月2日,正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奉贤区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奉贤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柘林镇人民政府承办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试点工作——“非遗在社区”启动仪式在柘林镇海韵社区举行。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策略研究 2020-06-01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而现代学徒制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形式,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策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现代学徒制下其传承的策略,希望可以改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模式,促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