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49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 ——以浙江金华的非遗传承为例 2020-06-01
金华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地方学校具有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明显优势,因此探索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当地学校,在当地学校非遗教学场所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探讨在地方学校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正当时.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以浙江金华的非遗传承为例 2020-06-01
金华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地方学校具有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明显优势,因此探索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当地学校,在当地学校非遗教学场所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探讨在地方学校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正当时。
-
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在非遗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 2020-06-01
刘正宏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一书,深入探究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该书致力于探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传承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人,提供理论甚至经验方面的借鉴。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承保护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可充分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同时可推动文化资源以一种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有助于简化文化的加工和整理工作。
-
非遗咏传承 坊巷谱新章 ——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建设为例 2020-06-01
福建省福州市的三坊七巷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一大批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风云人物。2009年,福建省政府将叶氏民居确定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作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展示平台,结合古民居的历史底蕴与空间陈列,利用展品、图文、视听和传承人现场展演等方式,辅以数字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多方位展示丰富多彩的福建非遗。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
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 2020-06-01
11月2~3日,以"开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这是校企协共同发展非遗事业的一次合作壮举,是一个行业践行社会责任、传承传统文化的标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贯彻文化与旅游融合、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
-
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南靖州雕花蜜饯探析——以雕花蜜饯非遗传承人冯永枚作品为例 2020-06-01
靖州雕花蜜饯是湘西南一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雕花蜜饯一般以青柚为基材,以柳叶刀为雕花的主要工具,经过六道制作工序,最后暴晒晾干后才可贮存。冯永枚是靖州雕花非遗传人的代表,她的雕花作品具有繁复求变、均衡适合,造型逼真、纹饰精细,形神兼备、寓意深远的艺术特征。这些特点使得冯永枚的雕花蜜饯作品在女红艺术当中有别于他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非遗迎春 展中华古艺 ——石家庄市新华区第二届非遗迎春展演节开幕暨新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开馆 2020-06-01
2019年1月12日上午,由石家庄市新华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河北省手工艺创意产业促进会共同主办,河北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新华区第二届非遗迎春展演节暨新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开馆仪式在新华区文体中心隆重举行。新华区非遗馆为省会最大最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也是唯一一家由
-
简论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可持续传承发展——以中堂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龙舟制作技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重点是可持续传承发展,一是选拔好非遗项目传承人关系到可持续传承发展;二是制定有效具体的保护非遗项目方法和措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三是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简析三个非遗保护方法和措施关系到可持续传承发展方面提出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