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5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57)

共检索到 357 条数据

  • 揽线织黎锦 直播为传承 2020-06-01

    一位赤脚姑娘席地而坐,腰上缠着腰织机的一端,足尖撑起另一端脚踏棍,拉动提综杆开口经线,穿纬线再放纬刀打一下……这是黎族白沙姑娘张潮瑛正在直播织锦。有甜美外形的张潮瑛不仅是个伶牙俐齿的带货主播,还是一名传承非遗的"南海工匠",她带的"货",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

  • 湘西的非遗魅力 2020-06-01

    1.多年来,保靖县比耳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姚本顺坚持手把手向当地的孩子传授湘西竹编技艺,在他们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俞采华陈亚平)2.花垣县麻栗场镇金牛村蚩尤拳传承人石兴文坚持开设义务培训班,为村里孩子传授苗族蚩尤拳等武术。图为该村学员的汇报表演。(龙恩泽)

  • 守望之心 2020-06-01

    中国人与中国乡土之间如同连着一条割不断、顾复盼的文化之根,脉脉相关且紧紧相连。虽然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商业文明的不断冲击,让这条根不再稳固如昨,但只要这条根在,我们就有精神、有守望、有皈依。杨昌芹[非遗传承人,一个拥有大师梦的手艺人]她是90后网红人大代表,也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她说:“要传承,就得把技艺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让老手艺贴近生活,让大家接受和喜爱。”如今,她靠着一双巧手带富的是一方水土和百姓,竹丝翻飞中,青春匠心光芒可见。代表作:竹编熊猫、大肚佛、竹编茶壶

  • 在这里“手把手”传承中华非遗 传统非遗手工大课堂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做好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传播工作,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精神水平,还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银川韩美林艺术馆“非遗大课堂”每月都会邀请一些国家级、自治区级、银川市级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地向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讲述所涉及到艺术门类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并让其参与制作和演示,在口传心授中零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

  • 曾娜:关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2020-06-01

    “今年两会我重点关注的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民生、技术革新等相关问题。我今年的议案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曾娜在谈到如何使年轻人真正地对非遗产生兴趣时,曾娜认为,要指导非遗传承人将技艺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她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 主持人语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源于生活、植根于民间,是民众世代相传的历史记忆、情感积淀和文化认同,彰显出人类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遗极为丰富,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作为汉族的一支,客家民系具有大量的

  • 浅析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的保护与利用——以重庆为例 2020-06-01

    一、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基本概述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是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内容的具体记录,记录形式诸如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非遗信息资源,既有传统档案原始记录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体现非遗项目文化价值。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内容,对传承和挖掘非遗项目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记录着历史,展示着个性,是人们诗意般的集体记忆和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核心和

  • 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面对非遗项目众多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管理工作问题突出的现状,文章对传承人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对传承人认定、奖惩机制、监督考核、后继人才培养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