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传播视野下瑶族传统服饰的创新与保护 2020-06-01
传统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是人们对历史和对自然关系的诠释,它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渊远的历史记忆。瑶族传统服饰是瑶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从当代传播的语境以及"非遗"的角度,分析瑶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提出对瑶族传统服饰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重视在传播视野下对瑶族传统服饰的传播与创新。
-
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 2020-06-01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社会环境下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对“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的介绍,从师徒制度、法律系统、支持政策、权益保障这四个方面,在实际案例的引导下,对保护方法展开详细论述,为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实践参考经验。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路径探析 2020-06-0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不容乐观。亳州学院借助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推进合作办学,科研协作、深化合作内涵,产学研用、合作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引领合作升级,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着力打造品牌文化,更好地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工作,弘扬、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
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研究 2020-06-01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折射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是我们后人研究民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永久地消失.基于这样的现实,笔者在总结了非遗保护的方式后,提出利用新媒体技术保护非遗的策略,借以创新非遗保护的手段和途径,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力度.
-
可持续性设计 ——对非遗传承的再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呈现,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具有更广泛的外延和表现形式。重视和应用非遗文化,并将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当前设计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可持续性设计,让传统造物智慧通过设计创新进行传承、转化和发展,使非遗传承活在当下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2020-06-01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音乐类非遗资源),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宝贵财富,也是民族传统音乐活态形式。音乐类非遗资源传承发展,是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精神的物质基础。因其生态关联缺失、地域局限导致音乐类非遗资源在高校传承成效不理想。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音乐类非遗资源传承发展中的问题。
-
非遗传承中数字媒体艺术应用探究 2020-06-0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应用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是对传统媒体形式的创新,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提供了新的途径。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述出发,分析在非遗传承过程当中应用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意义,探究二者在融合过程中的策略。
-
数字化背景下“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传承教育创新研究 2020-06-01
非遗文化是伴随民族的发展而逐步沉淀下来的无形的文化。我国现正处历史转型时期,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消失,严重影响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非遗文化进校园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地方高校实施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创新策略,最后探讨了非遗文化进校园对高校教学的改革意义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