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674)
分类筛选新闻(42)
新闻(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674)
非遗名录(42)
非遗资讯(5)
学术交流(2)
政策法规(1)

共检索到 1724 条数据

  • “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以“百度匠心中国行”活动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背后,是传播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百度匠心中国行”的成功经验,聚焦于目标受众、传承人和传播内容等非遗传播的关键因素,探究互联网时代非遗传播模式,以吸引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关注,从而为解决非遗传承困境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探索 2020-06-01

    作为我国重要少数民族之一,黎族是海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的核心文化之一,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广保护名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也正是受到西方文化、外来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冲击,濒临失传,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依然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大事

  • 愿意当一辈子“演员”——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双林口述录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物质形态的保存,更是对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的保存。文章通过对国家级淮剧非遗传承人何双林口述的学艺、表演、授徒经历的记录和研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传承人为之付出的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的保护积累可贵的经验和资料。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合肥抛头狮传承路径的优化 2020-06-0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合肥抛头狮舞法技艺、文化保护和传承路径等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合肥抛头狮的技术特点、历史文化和表演器材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舞狮技艺,属于典型的地域性舞狮.保护非遗项目合肥抛头狮,除了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场地支持以外,应采取系统记录抛头狮舞法技艺、加强与舞狮项目与学校武馆的合作、进行宗族回归教育、团结乡里开展抛头狮等措施,优化合肥抛头狮传承路径.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2020-06-01

    本文着力探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现状和方向,分析电视媒体在保护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优势和对策。当前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缺乏受众互动,娱乐氛围不足、缺乏稳定平台,形式"活性"不足等问题,在未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主题挖掘、丰富表现形式、拓展内容样式、延伸传播方式,以便更好地传承山西省非遗文化。

  • 固本浚源 传承创新——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非遗研培实践探索 2020-06-01

    自2015年6月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两年多来,苏州工艺美院结合文化部研培计划,根据传承人群的不同定位,因材施教,探索具有苏工美特色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模式。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社团活动相融合 ——以“太平鼓与学校社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因各地人文地理等环境不同而不同。兰州太平鼓是地产兰州,辐射周边的一种鼓舞艺术,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校社团活动在引入非遗项目后,采用相应的措施,在学生中间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将技能与文化一同植入学生内心,为非遗传承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式。

  • 以苏州为例谈保护单位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价值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保护单位的保驾护航。保护单位可以对项目发展情况制定保护规划,提供生产传承场所,培养传承人群。本文尝试从苏州市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概况、保护单位履职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保护单位履职的重点任务等方面,做一些思考,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