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6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67)

共检索到 267 条数据

  • VR技术在非遗传播与传承中的运用——以潮州非遗为例 2020-06-01

    VR是21世纪一项重要的先进技术,是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将VR技术运用于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中,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或交互式虚拟现实给潮州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焕发潮州非遗新的生命魅力,重燃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兴趣。

  •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短视频为非遗传承与传播开拓新路径 2020-06-01

    从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收音机接收信息开始到后来电视机的出现,再到今天新媒体网络时代各种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产生.回首这40年,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时代,各种媒介资源融合发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有意义有价值的传播值得我们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研究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承与传播的新路径,并结合当下较火的短视频传播平台抖音APP,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新路径以及如何有效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 融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研究 2020-06-01

    中国自2006年公布的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至今已经达到1372项,虽则名目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与创新却处于“危机重重”的环境中,如何在当前环境下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刻不容缓。文章试论在“融媒体”语境下,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探寻其发展的优势,进而找到其创新传播的策略,提升非遗创新传播力。

  • “互联网+”时代非遗档案保护与优化精准传播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国家和民族记忆的宝贵资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做好非遗档案的保护工作,优化精准传播,推广非遗档案文化,使日益丰富的非遗项目得到传承。

  •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流变 2020-06-01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代化的流变中被迫开始改变。旗袍、汉字书法、民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时代一同进步的同时,也吸纳现代化的因子,逐渐形成现代化的意识,并具有现代化的某些特征。非遗的现代化流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审美特征的现代化和传播方式的现代化。

  •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播经验思考 2020-06-01

    本文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从社会教育、展览举办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主要传播手段的使用和效果。希望以此能够促进非遗文化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

  • 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情境下世代传承的活的精神实践,保护非遗就是要增强非遗的生命力。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活态性封存和多媒体传播具有突出作用。但当前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存在忽视地方性,重存档、轻传播,重外在技术、轻文化内核的问题。数字化保护要融入互联网思维和媒介融合的理念,让非遗的传承人和拥有者都参与进来,加强非遗文化的多媒介传播和文化消费,让非遗融入到民众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非遗的数字化保护。

  • 非遗传播视角下的媒体功能探索 2020-06-01

    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非遗传播的现状,对当下传播媒体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继而从媒体的特性入手,对其在非遗传播中的定位与功能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