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99)
新闻(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99)
政策法规(1)
学术交流(1)

共检索到 501 条数据

  • 湖南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西汉古墓、三国吴简、南方长城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拥有数量众多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湖南传统音乐类非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保护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阐述,分析总结湖南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发展的现状,探讨其保护的优化路径,使其适应文化全球化与现代文化的消费需求,并为促进其他地区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 非遗视角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更应当保护并传承。尤其是在当前非遗保护视角下,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使命。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剖析当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非遗视角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希望最终能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获得人民群众的关注,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 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2020-06-01

    十余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效果有显著的提高,但由于音乐类非遗的特殊性,导致其保护具有一定的难度。文中提出音乐类非遗保护只有扩大受众才能"生存",并分析总结出具体路径: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现代传媒技术支持、扭转全民观念构建保护生态。

  • 幼儿园传统民俗活动表演形式初探——以非遗“洋蛇灯”为例 2020-06-01

    习总书记曾多次提出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将传统民俗活动表演形式与幼儿游戏活动有机融合,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非遗“洋蛇灯”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素材,本文试从“抓住兴趣,了解洋蛇灯”“巧妙设计,活化洋蛇灯”“合理选材,多变洋蛇灯”“精心组织,趣玩洋蛇灯”“总结延伸,传承洋蛇灯”等方面入手,进行传统民俗活动“洋蛇灯”在幼儿园游戏中的传承实践与探索,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独特的“洋蛇灯”文化,以达到传承与创新的教育目的.

  • 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舞蹈发展研究综述 2020-06-01

    2018年"非遗"依然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也继续围绕着"保护"与"传承"的两大主题深入发展。本文从非遗之传统舞蹈的保护、传承、传播、理论研究四个维度出发,对2018年度非遗(传统舞蹈)进行回顾与梳理。保护方面:整体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继续深化。传承方面:社区、高校成为传承非遗舞蹈的重要辅助力量。传播方面:依托新平台、新媒体、新技术为非遗传统舞蹈"赋能"。理论方面:多视角、跨学科研究成为趋势。2018年非遗传统舞蹈面临着新的时代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在非遗"热效应"中我们应该还要保存理性的"冷思考"、继续探索非遗传统舞蹈保护的"中国经验"。

  • 东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2020-06-01

    东营市的非遗项目在政府的引导下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东营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总结,得出东营地区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一项,省级非遗一项,市级非遗六项,并分别对这八项音乐类非遗进行说明。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共生保护研究 ——以贾家庄村为例 2020-06-01

    本文通过对以三皇庙会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的建筑环境贾家庄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分析研究了在贾家庄村落环境中三皇庙会与其建筑环境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总结出传统村落非遗与建筑环境共生保护的方法。

  • 文化自觉视角中传统工艺美术文创的思索 2020-06-01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个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各地鲜明特色的民族风俗和工艺技艺及工艺品种,其承载着各民族特有的文化、生活面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工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与当下审美思维的距离感、技艺的失传、应用方式的单一性等,对此,国家通过相关性的举措对于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机制、多媒体的宣传等。在这一情境之下,高校针对这种现象也开展了多样的创新创业项目,将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开发制作出符合工艺特色又兼具现代潮流的产品,让大众耳目一新的同时,起到了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宣传的作用,呈现了一种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之中,通过对传统工艺的了解、传承和保护,以及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为中国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本文将围绕传统工艺的类型特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去叙述自我在传统工艺的学习,开发文创产品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考,并且结合文化自觉的视角对传统工艺技术与文化创意产品相融合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