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49 条数据
-
“直播+”时代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创新研究 2020-06-01
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为非遗文化创新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非遗直播很大程度上是把非遗文化的现场感与网友的互动有机结合,通过主播的解说、互动改变人们对非遗刻板的“古老、传统”的认知,并将其渗透到年轻人的文化生活之中,使文化资源活化。一、非遗直播的多维价值1.非遗文化场域的扩张与再生产非物质遗产文化场域指的是一种文化样式或者一种久远传承的文化活动所无法剥离的环境、场所,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仪式及其参与的人群的行为和规
-
服装设计:《爱蓝说》 2020-06-01
设计说明:以荆楚纺织非遗传统印染技艺传承与创新为核心,将植物蓼蓝采摘打靛与蓝印花布刻版、到浆、印染等多种技法相结合。体现“青出于蓝”的棉麻女装创新设计理念,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作品参展“第三届中国草木染大会”和“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
-
“BMW中国文化之旅”以创新思维创造“共享价值” 2020-06-01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在沈阳开幕。今年9月,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深入探访了辽宁省30余项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本次成果展不仅是对今年探访精华及非遗创新成果的总结展示,还将持续贡献辽宁本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
守护非遗传承文化——记湖南雨花非遗馆创办人郭存勇 2020-06-01
前不久,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推荐的湖南雨花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雨花非遗馆创办人郭存勇获评"2019非遗年度人物提名",成为湖南唯一获奖者。这是对其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褒奖。自2015年郭存勇创办雨花非遗馆至今,359个非遗项目、200余名传承人在此聚集。近两年来,雨花非遗馆通过民办公助的模式搭建非遗人才孵化创新平台,以"非遗+旅游"等模式帮助传承人走向市场,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致力打造名副其实的非遗高地、文化胜地、人才福地、创新基地。
-
从“药都”樟树看“新经济”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困”与“解” 2021-08-26
从“药都”樟树看“新经济”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困”与“解”
-
扬清涤浊 红土地上的英雄赞歌 ——浅评六场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的创新思维 2021-08-26
扬清涤浊 红土地上的英雄赞歌 ——浅评六场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的创新思维
-
高安采茶戏与袁河锣鼓戏保护传承带来的启示——浅析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021-08-26
高安采茶戏与袁河锣鼓戏保护传承带来的启示——浅析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互联网+”背景下非遗万载夏布营销创新研究 2021-08-26
“互联网+”背景下非遗万载夏布营销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