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4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49)

共检索到 349 条数据

  • 抚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创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非遗"特色教育的构想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资源枯竭、传统文化和技艺濒临消亡的今天,"如何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刻不容缓.高校肩负了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若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引入"非遗"的相关内容,实现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必将对繁荣地区经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策展创新实践——以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为例 2020-06-01

    如何梳理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模式与规程,从而更好地促进传播,促进创新成果融入现代生活、服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即以此为宗旨,从理念创新、内容拓展、体系优化、展览传播、创新发展等方面,对非遗博览会策展中的创新实践进行探讨。

  •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06-01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区域发展、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此,本文重点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方式现状,并有的放矢地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谋得新出路,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新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在高职校园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2020-06-01

    高职院校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仍旧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对非遗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健全的体制机制、缺乏乏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资源库与平台等。本文为探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进高职院校的推广实践方法,如开设恩施玉露选修课、开办学生社团、举办恩施玉露专题讲座等茶文化活动,分析高职院校中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的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 “非遗”视域下三河羽扇制作技艺与传承研究 2020-06-01

    三河羽扇是合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及工匠技艺,它的兴起与发展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特征、手工技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羽扇工艺承载了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变化。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追溯三河羽扇工艺的兴起原因与发展历史,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羽扇工艺特色,并基于目前的工艺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推动三河羽扇非物质遗产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 非遗传承下“ 王氏手绘盘丝”创新与发展 2020-06-01

    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彰显。但是,在城市文化同质化及现代化趋势影响下,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王氏手绘盘丝”在传承过程中主要存在传承主体力量不足、社会影响力不高、发展资金受限等问题。本文在非遗传承视角下,剖析“王氏手绘盘丝”生存现状及困境,基于“一带一路”发展背景,思考“王氏手绘盘丝”现代化创新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佛山彩扎狮头传承调查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关系的纽带,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然而我国许多非遗濒临消亡的局面,如何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及创新是目前难题。佛山彩扎狮头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打造出样式不同的狮头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但其工艺程序复杂,手艺要求严苛,现传承日渐式微,亟待保护与传承。文章以佛山彩扎狮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其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传承发展的困境并予以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促使这项传统技艺重焕光彩,为大众带来喜闻乐见的文化。

  • 莨纱绸在室内与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为了复兴岭南非遗莨纱绸文化与技艺,打破当前莨纱绸传统文化技艺在发展上的各种瓶颈,探索其新的传承发展路径,开发更具时代性与文化性的莨纱绸产品,文章以莨纱绸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提炼其文化基因的主要构成,并将其文化基因与室内家具产品需求进行合理匹配,整合创新莨纱绸家具产品,实践探索出以莨纱绸文化基因为支撑的活化创新路径,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