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49 条数据
-
“非遗热”背后的冷思考——山东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如何传承,怎样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笔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非遗舞蹈的保存方式、传承动力及发展方向,即要把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结合起来,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真正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盆景的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川派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流派之一。2011 年,川派盆景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开启了川派盆景艺术数百年传承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本文通过访谈川派盆景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了解都江堰市安龙镇川派盆景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其传承和创新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建议
-
苗族蜡染的创新传承浅议 2020-06-01
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苗族蜡染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苗族蜡染的传承、发展局限于传统应用的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苗族蜡染的传承、发展已经受到严重威胁。文章从传统蜡染技艺和蜡染图案设计两方面对苗族蜡染的传承进行讨论,并提出创新传承方法。
-
非遗在高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表现形式,是区域文化的典型印记。该研究倡导非遗课程不应仅仅是将非遗搬进课堂的机械动作,而是建立在传承、开发、教育等基础之上的产教融合行为。该研究立足将非遗与专业课程、专业技能岗位需求整合,以实践教学经验为基础,结合我校相关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实施过程与产教融合教学相结合,并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反思进行系统梳理。为日后相关课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主要将从课程简介、课程建设、课程实施、教学成效、瓶颈问题、课改方向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
浅谈高安采茶戏的演唱与创新 2021-08-26
浅谈高安采茶戏的演唱与创新
-
创新开启非遗传承的新天地 ——以建水紫陶为例 2020-06-01
云南建水紫陶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陶艺制品,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建水紫陶发展蒸蒸日上,除了当地紫陶技艺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以及人们日益觉醒的传承非遗意识,最重要的还是紫陶产品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当地紫陶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浅析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背景下的非遗创新和非遗文创 2020-06-01
非遗项目创新是非遗自身发展的核心动力,非遗文创是非遗拓展的有效手段,是对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延伸,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等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需提高文创产品质量,促进文创附加消费,通过非遗创新和非遗文创,让非遗内力和外力共同发力,保障非遗在当代的活态传承发展。
-
阳新布贴的非遗活化创新策略 2020-06-0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的发展往往需要与创新结合在一起。阳新布贴的非遗活化创新发展策略可以从形式创新、政府支持、电商营销、旅游营销、教育传承等方面切入,为今后阳新布贴的创作与推广提供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发挥空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