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

共检索到 13 条数据

  •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动画创作解析——以阳新布贴短片《情满布贴》为例 2020-06-01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化的探索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将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阳新布贴通过动画这一媒介来传播,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动画短片创作的四个方面的解析,来展现阳新布贴的历史、文化、特色、风俗和现状。

  • 基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昌洞经古乐”的MG动画创作研究 2020-06-01

    本文立足于文昌洞经古乐非遗文化的传播困境,结合MG动画形式新颖、受众广等特征,来分析文昌洞经古乐非遗文化能与MG动画这种新兴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传播优势,并以文昌洞经古乐主题MG动画《南韵》为例,阐述洞经古乐非遗文化与MG动画形式相结合的方法策略,为洞经古乐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 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传播刍议 2020-06-01

    本文以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为切入点,分析了其传播现状,并重点探讨了蒙古族音乐动画作品中画面与音声之间的独特关系,对蒙古族音乐类非遗项目融入动画片制作中的互动传播进行了分析研究,诠释了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将作为动画背景音乐的蒙古族音乐传播的方式,做了具体阐述,力图引导新媒体的创作与研究人员,在日常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对两者结合的创新和推广,有实际借鉴与理论启迪。

  • 浅谈非遗题材在动画创作中的可行性分析——以柳编工艺为例 2020-06-01

    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形成了许多智慧的结晶,它们具有非凡的精神意义和生命力,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经过世代传承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文化底蕴。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面传心授传承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节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迫切需要新鲜血液。本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画创作中运用的可行性,这不仅仅是探索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也为动画创作题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传播的美学意涵 2020-06-01

    本文从人们审美需要的本能和当代传播的美学出发,结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结合的"和合之美"、蒙古族非遗动画传播的"综合美"及"生命美"的具体论述,详尽阐释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传播的美学意涵。

  • 人工智能时代下皮影戏在动画创作中的活化与再造 2020-06-01

    皮影戏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百戏之母"。如今随着文化娱乐的多元化,皮影戏作为传统民间艺术遭到了极大的冲击。文章以《Shadow Art》动画影像为例,旨在研究皮影艺术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这一课题。通过人工智能Tensor Flow技术将皮影图形元素移至于动画影像中,形成独有的动画艺术效果,这验证了人工智能应用于非遗传统艺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人工智能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新路径,皮影戏也在动画影像中进一步实现了活态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宣传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宝贵结晶,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遗文化主要是通过形象、体态、声音、语言等方式来实现传承与发展的。本文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困难的问题,从动画技术角度着手,详细地探讨了动画宣传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必要性和主要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宣传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我国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

  • 建筑漫游动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以南通非遗文化主题公园漫游动画设计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漫游动画表现日趋成熟,在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Auto CAD、Sketch Up、Lumion、Photoshop、After Effects五个软件为平台,以南通非遗文化主题公园漫游动画为例,探讨了建筑漫游动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