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0)

共检索到 20 条数据

  • 非遗进校园的反思与建设 2020-06-01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弘扬非遗文化有利于复兴传统文化,有利于增 强民族的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当 结合非遗文化的自身规律,学校等部门应据此规划出合理的实践路径。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限回归”:传播时代进程中社群模式的断裂——以昆曲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有力的文化根基,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公共话语和各抒己见的交流平台,受众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空间。一些学者意图利用新媒体打造一条专属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道路,就"非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提出一系列想法。传播时代进程对昆曲发展的影响使得社群培育的实际操作或许还有可斟酌的空间,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受众如何获取昆曲社区的资源基础是其中的主要方面。传统昆曲建立对应社区的条件在现代化语境的框架中似乎面临着一些缺失。昆曲的社群模式在传播时代进程中经历了高低起伏,受众参与昆曲的行为方式虽然同前大众传播时代保有相似之处,但受众的行动意义在现代化演进过程中有了实质性的转向。昆曲的社群模式与昆曲文化在传播时代进程中经历了从本质意义(历史观)到精神实质(受众行为)上的断裂,昆曲社群模式的断裂、传受关系的质变,皆显示出昆曲在现代化语境中的回归与旧有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别,那它的回归是有限的。正视非遗资源获取的困难与不便,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培育昆曲社区。

  • 社区参与视角下的劳动歌谣类“非遗”传承——以镇江秀山号子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劳动歌为例 2020-06-0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社区的参与,而且提倡社区成为保护活动的主体。在"非遗"项目的传统社会功能日益消失的大背景下,社区高度参与并发挥主体作用有助于为相关"非遗"项目创造新的社会功能,以保证"非遗"的存续发展。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平原居民劳动歌的传承相比,镇江秀山号子的传承模式对于劳动歌谣类"非遗"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其主要经验包括保证社区在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在校园传承中重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培育民间社团组织和挖掘传统音乐新的社会功能等。

  • 社区参与靖州苗族芦笙舞保护与旅游开发探析 2020-06-01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相关文件中,社区参与理念是贯穿于其中的一项基本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应树立以社区参与为前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念,加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多元化、多样化的社区参与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湖南靖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为例,通过探讨靖州苗族芦笙舞传承人、村委会、社区居民和当地学校等参与方在苗族芦笙舞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归纳出可供参考的有益经验。

  • 游客参与、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成为旅游品质化开发的优势资源。然而,为获取旅游价值而对非遗文化创造性地进行舞台化、商品化营销设计,将使其面临"真实性"问题。从旅游者主观体验的视角,分析建构主义、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种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关系,认为真实性是非遗文化旅游价值的重要来源。游客参与是非遗文化旅游产品"活态"呈现的关键要素,包含信息搜寻、信息共享、责任行为和人际互动四个维度,以此构建游客参与、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永春纸织画非遗旅游产品开发项目为例进行验证,并提出非遗文化旅游产品价值提升路径。

  • “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列入标准研究* 2020-06-01

    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大多数缔约国相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在列入名录的标准方面侧重于强调传统文化实践在历史、审美、技术和科学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大认同"的意义;而大多数缔约国的列入标准更多地体现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非遗的定义,以及申报教科文组织两类非遗名录需满足的标准的导向,突出的是以社区为中心,尊重社区各项权利的伦理维度。从更好地履行《公约》义务和推动国内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当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改进可以参照《公约》的宗旨和精神来讨论与修改列入名录的标准,在评审时充分吸取社区代表和民间社团组织的意见,并在政府主导的名录制度之外探索多样化,即多种发起方的非遗普查和非遗名录制定机制。

  • 从哈尼梯田到伊富高梯田——多重遗产化进程中的稻作社区 2020-06-01

    “一带一路”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除了国际合作与国家层面的施政善治外,关键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社区,组成社区的相关个人和群体是遗产化运动的直接承担者。在既有的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中,已形成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不同层面和类别的体系;这些体系常常交叠于同一个社区。位于“一带一路”节点上的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和菲律宾“伊富高梯田”遗产地就是多重遗产体系交叠的典型案例。如何整合、对接不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事关遗产地社区发展大计,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全方位文化遗产保护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

  • 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基本问题及其辨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规定的一项基本的非遗保护措施,对其的研究属于非遗保护研究中具有共性的横向问题,有着很强的应用性。该问题包括且不限于非遗清单编制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中国非遗名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其他国家非遗清单编制的有益经验、对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制度的反思、对未来非遗清单编制研究的展望和非遗清单编制中的权力、权利与权益的关系等。非遗清单编制中社区的地位,其参与的形式及其与政府和学界等其他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是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