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8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88)

共检索到 388 条数据

  • 刍议“非遗”瑰宝铅山连四纸的保护与发展 2020-06-0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用薄薄的一张纸托举世界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毫无悬念地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凝聚自然之精粹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本文将主要针对"非遗"文化视角下铅山连四纸的保护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加强传统手工造纸保护和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 新时代背景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020-06-01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燕赵文化魅力,其未来也必将更加璀璨耀眼.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结合国家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措施,对我省非遗发展加以分析、总结与思考,为进一步阐述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 生态美学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从翻山铰子说开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具有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系统工程,"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翻山铰子是从我国古代巴文化区域内传承发展而来的一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于2008年6月7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生态美学为研究视角,从原始舞蹈翻山铰子的传承与发展说开去,试图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寻求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梅州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探析 2020-06-01

    为探究梅州地区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梅州客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区域非遗保护机制;积极改革与大胆创新;强化宣传与对外交流;积极培养和选拔后备人才;激发学校教育的传承功能等。

  • 民间美术融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以舟山渔民画为例 2020-06-01

    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和情趣,同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教育融入本土的民间美术既是对非遗的保护发展,同时又是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一种有效措施。作者认为,地方高校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普及、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及理论研究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将民间美术融入地方高校教育。

  • 饮食类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 ——以周氏红酸汤丝娃娃制作技艺为例 2020-06-01

    非遗产业化在推动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商品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内在需求与必然趋势,而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类非遗项目来说,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可以助推其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周氏红酸汤丝娃娃制作技艺为例,探索饮食类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路径。

  • 浅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2020-06-01

    我国是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着许多优秀文化遗产。面对得以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积极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肩负起文明传承和发展的使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被活化;同时,还要从我国目前非遗保护工作实际出发,分析探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建设与发展趋势 2020-06-01

    近年来,我国"非遗"博物馆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以"非遗展馆"命名这类"非遗"专题展示空间逐步达成了共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展示空间,显然对"非遗"的传承与弘扬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非遗"展馆的建设背景、主要形态、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非遗"展馆的建设做梳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