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5)

共检索到 25 条数据

  • 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与视听表达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概念产生于需要,是一种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精神亟待被保护的需要。保护,不仅是非遗向有着与古典传统文化相通血脉的我们发出的呐喊,也是我们作为新一代继承者对非遗该有的态度。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以文字图片为主的静态传播方式,与动态影像记录和展示的方式相比太过被动。后者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使得诉诸视听语言的影像媒介为非遗的大众传播带来机遇,也使非遗自身生命力的延续成为可能。非遗纪录片正是这种综合性影像记录的一种。优秀的非遗纪录片是对非遗保护和传播空间的延伸,为非遗打造一张更为立体多维的名片,同时也成功地唤起沉寂在大众内心深处的遥远共鸣。因此,本文以优秀的非遗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影像的叙事策略及视听表达,探索非遗在纪录片中充分表达的可能。

  • 叙事民歌口述性研究——以嫩江流域蒙古族叙事民歌为例 2020-06-01

    嫩江流域(本文指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杜尔伯特、肇源县(后郭尔罗斯旗)、泰来县(扎赉特旗)、富裕县(依克明安旗)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叙事民歌以口述史为依托,真实地反映事件亲历者真实感情而有别于以往文献史料,有着弥补正史史料不足的优点。随着"非遗"工作的不断深入,蒙古族民歌挖掘整理备受政府、社会和广大学者的关注。蒙古族民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国家"非遗"保护体系里得到有效的保护,那些曾经世世代代活在祖先口中的叙事民歌今天能够传承,还有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民歌还要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抢救发掘。

  • 跨学科视域下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以“云泽芳韵土布展”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如何做好非遗事项的展陈,如何通过有形、静态的“物品”呈现非遗无形、活态的“信息”,这是博物馆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与趋势。“云泽芳韵土布展”通过两位女性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织布作品来讲述其个人生命故事,更好地呈现“物”与“人”的关联,使观众于观展过程中,不仅能了解非遗技艺,提升非遗保护意识,更能通过对他人生命故事的解读,完成自我生命的观照与思考。此案例可以为更多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提供参考。

  • 非遗类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2020-06-01

    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纪录片称为"非遗类纪录片",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性,但却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空操作性上不强,导致无法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的内容,这就要求非遗类纪录片导演从非遗项目本身做深入研究.当下,仍有大量故事性不强,矛盾性不高的非遗类纪录片出现在大众视野,但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等系列纪录片播出以后,不少导演意识到纪录片叙事策略运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研究非遗类纪录片的叙事,本文首先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基本概念做界定概括,再结合案例对其叙事策略上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非遗类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2》为案例分析其叙事内容、影像语言,总结成功之处并提出建议.

  • 基于“学习强国”App的非遗新媒介叙事研究 2020-06-01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视新媒介叙事和传播问题。研究回归传播的内容起点,将"学习强国"App作为切入口探析其中的非遗叙事,并借此获知当下非遗新媒介叙事的现状。"学习强国"中的非遗叙事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碎片化叙事适合移动端传播;叙事空间的强地域特色;宏大叙事与个性化视角相结合,并针对叙事风格和叙事形式等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

  • 主 持 人 语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以下简称《公约》)为基础的人类文化事业。《公约》指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中国依法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作为缔约国,中国将公约精神落实在非遗保护事业中,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丰富而系统的非遗保护实践以及理论研究。

  • 基于叙事传输理论研学旅行中价值理想建构和意义转移——以非遗研学旅行为例 2020-06-01

    本文基于叙事传输理论,以非遗研学为例,阐释了在非遗叙事情境下中小学生价值理想的建构和意义的转移。价值理想建构是学生经历非遗叙事体验后对非遗文化内涵的领悟并建构或重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意义转移是在自我价值理想指引下产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意向。本文认为在非遗研学课程中,非遗传承人的口头和行为叙事会让学生进入叙事传输状态,传承人讲述的故事会唤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建构中小学生群体的价值理想并实现意义的转移。在这其中,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与自我一致性理论帮助解释了非遗叙事影响学生价值理想建构和意义转移的内在机理。最后,本文依据影响叙事传输效果的因素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相应的实践启示,以期为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提供借鉴意义。

  • 人文·精神·叙事:协同构建历史城镇景观的可读性框架 2020-06-01

    历史城镇景观涵盖城镇当中的历史地段、历史街道、历史建筑群落和社群生活情景。回顾过去,作为地区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对城镇景观遗产的解读成为理解地方文脉、强化地方文化认知和凸显地方景观风情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人文、精神和叙事的视角,从文化分层、地方精神和景观叙事三个方面构建历史城镇景观的可读性框架,这三个方面也是衡量历史城镇“遗产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可读性框架构建,厘清地方文化脉络、重塑地方精神、丰富叙事内涵以及强化地方特征,把对地方的解读提到与物质环境的保护、保护性利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希望为历史城镇保护性规划、遗产地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遗产地景观提升提供参考。